恶意取得的票据是否有效力
点击数:21 更新时间:2023-12-13
票据是结算的一种重要工具,而持票人取得票据的,要符合法律的规定,票据取得方式不合法的,票据是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票据是无法承兑的,那么恶意取得的票据有没有效力的?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恶意取得的票据是否有效力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的相关规定,如果持票人通过恶意手段取得票据,持票人将不享有票据的权利。然而,如果票据是出票人背书的,这并不影响票据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十二条的规定,如果持票人以欺诈、偷窃或胁迫等手段取得票据,或者明知有上述情形并出于恶意取得票据,将不享有票据权利。此外,如果持票人因重大过失取得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票据,同样不享有票据权利。
票据权利善意取得的要件
转让人的形式上的票据权利
转让人必须是票据记载的最后持票人(收款人或被背书人),并且在形式上享有处分权。只有在这种情况下,受让人才有理由相信转让人具有处分权。
转让人的实质上的票据权利
转让人实质上没有处分权,即他无法有效地处置票据。
受让人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转让方式取得票据
受让人必须依照《票据法》规定的背书转让方式取得票据,并且符合背书行为的形式和实质要件。
受让人善意且无重大过失
受让人必须是善意的,即他在转让时没有知道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如果受让人明知转让人没有处分权,则不能取得票据权利。转让人没有处分权的情况多是因为转让人与其前手之间的票据行为无效。受让人并没有义务审查转让人与其前手之间的法律关系,更没有义务审查更早的法律关系。只有在受让人因为某种其他原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相关事由时,才可能存在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
受让人须付出相当对价
受让人必须付出相当的对价才能取得票据权利。如果根据税收、继承或赠与等法律规定可以无偿取得票据,那么所享有的票据权利不得优于其前手。在转让人没有处分权的情况下,其前手并不享有票据权利。因此,即使受让人是善意的,但无偿取得票据时也不能取得票据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