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释[2000]32号: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票据法 > 票据法其它知识 > 票据法条例法律知识

法释[2000]32号: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7-31

 
37854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票据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一、受理和管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及其他相关法律规定,为了正确适用票据法,保护票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护金融秩序和金融安全,最高人民法院对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的若干问题进行了规定。

一、受理范围: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受理因行使票据权利或者票据法上的非票据权利而引起的纠纷。

二、特殊情况受理:人民法院应当受理票据债务人以违法基础关系、虚假交易关系、未付对价为由要求返还票据的案件;受理被背书人以背书人为被告行使追索权的案件。

三、受理顺序:持票人应当先行使付款请求权,付款被拒绝后才能行使追索权。

四、管辖权:票据纠纷案件由票据支付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

二、票据保全

人民法院在审理、执行票据纠纷案件时,对具有特定情形的票据可以采取保全措施或者执行措施。特定情形包括:票据当事人持有与票据债务人有直接债权债务关系的票据;恶意取得的票据;未付对价的票据;标有“不得转让”字样用于贴现或质押的票据;法律或司法解释规定的其他情形。

三、举证责任

票据诉讼的举证责任由提出主张的一方当事人承担。持票人在提起诉讼时应当提供诉争票据,并对持票的合法性负责举证。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提出的抗辩应当提供相应证据。付款人或承兑人被宣告破产时,持票人应当提供破产裁定书或其他证据。举证期限应在一审法庭辩论结束之前提供,如有特殊情况应当向法院申请延期。

四、票据权利及抗辩

持票人享有付款请求权和追索权,付款请求权是第一顺序权利,追索权是第二顺序权利。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的抗辩应当符合票据法的规定。持票人对背书转让的票据享有追索权,票据债务人对持票人的抗辩应当符合票据法的规定。

五、失票救济

失票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公示催告或提起诉讼。公示催告期间,票据质押、贴现将不被支持,但在公示催告期满前取得该票据的除外。

六、票据效力

签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签章无效。票据金额、日期、收款人名称的更改,以及违反规定加盖银行部门印章代替专用章的,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应当承担责任。更改实际结算金额引起的纠纷,该银行汇票无效。空白授权票据未补充完全的,拒绝接收该票据的不予支持。背书人、承兑人、保证人签章不符合法律规定的,其签章无效。

七、票据背书

质押票据再行背书质押或背书转让无效。票据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而背书转让的无效。未记载被背书人名称即交付他人的票据,持票人在票据被背书人栏内记载自己的名称与背书人记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连续背书的第一背书人应为票据上的收款人,最后的票据持有人应为最后一次背书的被背书人。

票据背书的转让限制

根据票据法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的规定,背书人在票据上注明“不得转让”、“委托收款”、“质押”等字样,如果后续持有人再次背书转让、委托收款或质押,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然而,这不会影响出票人、承兑人以及原背书人之前的票据责任。

质押行为的有效性

根据票据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贷款人恶意或者有重大过失从事票据质押贷款,法院应判定质押行为无效。

不得转让字样的影响

根据票据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如果出票人在票据上注明“不得转让”字样,后续持有人以此票据进行贴现或质押,法院不会支持持票人主张票据权利。

背书转让限制的效力

根据票据法第三十四条和第三十五条的规定,如果背书人在票据上注明“不得转让”字样,后续持有人以此票据进行贴现或质押,原背书人对后手的被背书人不承担票据责任。

汇票质押的要求

根据票据法第三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以汇票设定质押,出质人在汇票上只注明了“质押”字样但未签章,或者出质人未在汇票或粘单上注明“质押”字样而另行签订质押合同或质押条款,这不构成票据质押。

商业汇票贴现的效力

持票人向非开户银行申请商业汇票贴现,与向自己开立存款账户的银行申请商业汇票贴现具有同等法律效力。然而,除非持票人有恶意或与贴现银行串通,否则不适用此规定。

违反区域规定的影响

如果违反规定在特定区域出票或背书转让银行汇票,或者违反票据管理规定跨越票据交换区域出票或背书转让银行本票或支票,这不会影响出票人和背书人根据法律应承担的票据责任。

拒绝承兑或付款的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如果票据被拒绝承兑、被拒绝付款或超过提示付款期限,持票人背书转让该票据,背书人应当承担票据责任。

逾期付款的效力

根据票据法第五十三条第二款的规定,承兑人或付款人对逾期提示付款的持票人付款与按规定期限付款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票据保证的有效性

根据第六十条的规定,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和职能部门作为票据保证人的票据保证是无效的,但如果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国家机关提供票据保证的,以及企业法人的分支机构在法人书面授权范围内提供票据保证的除外。

票据保证的民事责任

如果票据保证无效,票据保证人应当承担与其过错相应的民事责任。

票据保证的补充记载

如果保证人未在票据或粘单上注明“保证”字样而另行签订保证合同或保证条款,这不属于票据保证。法院应当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相关规定。

法律适用

在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时,适用票据法的规定。如果票据法没有相关规定,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等民商事法律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同时,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公布的与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的行政规章。

行政行为的诉讼适用

如果当事人因对金融行政管理部门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而提起诉讼,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票据法以及《票据管理实施办法》等有关票据管理的规定。同时,可以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并公布的与法律、行政法规不抵触的行政规章。

已作出终审裁决的再审案件

对于票据法施行以前已经作出终审裁决的票据纠纷案件进行再审时,不适用票据法。

票据的无效情形

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票据,如果未经背书转让,票据债务人不承担票据责任;如果已经背书转让,该票据无效但不影响其他真实签章的效力:

伪造票据的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十四条、第一百零三条、第一百零四条的规定,伪造或变造票据的人除应当承担刑事、行政责任外,如果给他人造成损失,还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被伪造签章者不承担票据责任。

票据的补充记载

对于票据未记载或未完全记载事项进行补充记载,如果补充事项超出授权范围,出票人对补充后的票据应当承担票据责任。如果给他人造成损失,出票人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错误付款的责任

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未能识别出伪造或变造的票据或身份证件而错误付款,属于票据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的“重大过失”,如果给持票人造成损失,应当承担民事责任。付款人或代理付款人承担责任后有权向伪造者或变造者追偿。如果持票人有过错,也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付款人的责任

付款人及其代理付款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承担责任:

其他有关证明

根据票据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其他有关证明”指:

票据保全的责任

如果当事人因申请票据保全错误而给他人造成损失,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空头支票的责任

因出票人签发空头支票或与其预留本名的签名式样或印鉴不符的支票给他人造成损失的,支票的出票人和背书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票据欺诈犯罪的处理

在人民法院审理票据纠纷案件时,如果发现与本案有关但不属于同一法律关系的票据欺诈犯罪线索,应当及时将犯罪线索提供给有关公安机关。然而,票据纠纷案件不应因此而中止审理。

金融机构的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一百零五条的规定,如果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在票据业务中玩忽职守,违反票据法规定予以承兑、付款、贴现或保证,给当事人造成损失的,该金融机构及直接责任人员应当承担连带责任。

票据制作的责任

根据票据法第一百零七条的规定,如果出票人制作票据或其他票据债务人未按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给他人造成损失的,除应按所记载事项承担票据责任外,还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如果持票人明知或应当知道前款情形而接受,可以适当减轻出票人或票据债务人的责任。

延伸阅读
  1. 哪些人不具有辩护人资格,不得担任辩护人的情形是什么
  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公证活动相关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
  3. 第三十七条 管辖权的行使
  4. 特别程序与调解的关系
  5. 第二审程序的概念和步骤

票据法其它知识热门知识

  1. 付款人责任及其限制
  2. 失票人起诉需提供担保
  3. 票据法律关系的分类
  4. 关于票据法解释中法院受理的情形有哪些
  5. 如何挂失遗失的支票
  6. 购票申请程序及相关要求
  7. 支票的追索权行使
票据法其它知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自诉案件的审理程序
  3. 集体合同的效力
  4. 劳动纠纷诉讼
  5. 军人无重大过错时的离婚
  6. 离婚时如何分割军人的复员费、自主择业费
  7. 一房数卖,谁才是房屋主人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