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07
在处理遗失的支票时,有两个重要步骤需要遵循。首先,及时到开户银行挂失止付支票。其次,请求有关单位协助防范,但需要注意遗失声明是毫无意义的。
根据《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已签发的现金支票遗失后,可以向银行申请挂失。然而,如果支票在挂失之前已经支付,银行将不予受理挂失请求。对于已签发的转账支票遗失,银行不会受理挂失要求,但可以请求收款人协助防范。因此,并非所有遗失的支票都可以挂失,只有现金支票在支付之前才能被银行受理挂失。这是因为支票是开户单位委托开户银行从其存款账户上支付款项的命令书,只要支票外间齐全,填写规范,银行见票即付,不得压票。由于银行只能起结算中介作用而不负责垫付资金,因此一旦在挂失之前款项已支付,银行将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对于印章齐全、填写规范的转账支票遗失,可以迅速通知收款人协助防范,以防止使用遗失的转账支票进行冒购商品。如果冒购商品已经成为事实,应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案,争取尽快追回全部或部分资金。至于遗失的空白现金支票和空白转账支票,银行将不受理挂失。
空白支票遗失声明没有法律效力,原因如下:
1. 从民法和经济法的相关规定来看,遗失声明是一种单方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意义。根据法律规定,为他人设定义务的单方法律行为必须由原法定机关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做出。遗失支票的作废声明行为明显缺乏成立单方法律行为的条件。因为刊登遗失声明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合法形式转嫁可能发生的经济损失,拒绝履行票据合同义务。因此,该民事行为一开始就没有法律效力。
2.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遗失人不能通过申请催告程序宣布空白支票无效。民法规定,公示催告程序的申请人仅限于因被盗、遗失或丧失可以背书转让的票据的持有人,即持票人,而非票据签发人。此外,公示催告必须具备确定的和范围。也就是说,申请人应向人民法院提供票面金额、发票人、持票人、背书人等票据的主要内容,而遗失的空白支票除发票人事项外,其他票据内容一概不详。公示催告程序是为了让丧失票据的票据权利人能够依法继续行使票据权利而设立的。因此,法院不会因此判决而对其他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干扰。如果法院通过该程序宣布遗失的空白支票无效,必然会对善意取得该支票的持票人(如销货方)以及其他票据相关人(如开户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引发票据关系混乱,与设立公示催告程序的初衷背道而驰。
3. 根据《银行结算办法》的规定,如果携带有单位印章的空白支票遗失,纯属违规行为。
4. 根据实践经验,“遗失声明”无效。如果支票被冒领支付,银行不承担经济和法律责任,遭受损失的仍然是空白支票的遗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