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

点击数:36 更新时间:2024-03-25

 
90426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达,网络侵权案件日益增多。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公布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其中对网络侵权的相关法律问题作出了详细的解释。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第三款的适用条件

根据《规定》第9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在确定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知道”侵权行为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下因素:

一、对侵权网络信息的处理方式

首先,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以人工或自动方式对侵权网络信息进行推荐、排名、选择、编辑、整理、修改等处理。

二、管理信息的能力和服务性质

其次,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具备管理信息的能力,以及所提供服务的性质、方式以及引发侵权的可能性大小。

三、侵权行为对人身权益的影响

第三,需要考虑侵权行为对人身权益的类型和明显程度。

四、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和浏览量

第四,需要考虑网络信息的社会影响程度或一定时间内的浏览量。

五、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和采取情况

第五,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预防侵权措施的技术可能性以及是否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六、针对重复侵权行为的处理

第六,需要考虑网络服务提供者是否针对同一网络用户的重复侵权行为或同一侵权信息采取了相应的合理措施。

七、其他相关因素

最后,需要考虑本案相关的其他因素。

延伸阅读
  1. 网络曝光是否构成侵权行为
  2. 网络著作权部分
  3. 最新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解释何时施行
  4. 网络商标侵权主体的确定
  5. 网络支付服务在网络司法拍卖中的地位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股权确认之诉的程序和要求
  2. 如何确定借款合同纠纷案件的管辖
  3. 抚养权的告诉期限
  4. 律师函的定义和目的
  5. 管辖异议裁定的时间限制
  6. 审判监督程序的申诉与条件
  7. 缓刑期间再次犯罪是否归为累犯行为?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3. 网站等网络服务提供者收到律师函该如何应对
  4. 网络服务提供者应承担连带责任的情形
  5. 集体合同的效力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