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 > 民法类别法律知识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9-05

 
399569
依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被公安机关第一次问讯的时候,犯罪嫌疑人就可以委托律师代理案件,犯罪嫌疑人被拘留时,家属是不能会见的,只能由律师会见,那么律师去看守所会见时间是多久?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相关知识的解答。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律师在看守所会见犯人的时间和次数没有限制。看守所有责任保障律师履行辩护职责所需的时间和次数。

法律依据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安全部、司法部《关于依法保障律师执业权利的规定》第七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到看守所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看守所在核实律师的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法律援助公函后,应当及时安排会见。如果能当时安排,应当当时安排;如果不能当时安排,看守所应当向辩护律师说明情况,并保证律师在四十八小时内会见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看守所安排会见不得附加其他条件或要求律师提交法律规定以外的文件或材料,也不能以未收到办案机关通知为由拒绝安排律师会见。看守所应当设立会见预约平台,通过网上预约、电话预约等方式为律师会见提供便利,但不得以未预约会见为由拒绝安排律师会见。

律师的权利

根据《律师法》和《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律师的权利主要包括以下几项:

1.独立执业权

律师在执行民事诉讼代理时,不受任何单位或个人非法干预,具有独立执业权,受国家法律保护。

2.查阅案卷和调查权

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有权查阅案卷材料,向相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律师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与本案有关的材料,并经相关单位和个人同意,进行调查以获取证据。

3.法庭权利

律师在法庭上,经审判长许可,有权向当事人、证人、鉴定人发问,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作证,申请调取新的证据,对当庭宣读证人证言、鉴定结论、勘验录等证据提出异议,以及申请重新鉴定或重新勘验。

4.拒绝担任代理人权

律师发现被代理人伪造、隐藏、毁灭证据,提出无理或非法要求时,有权拒绝担任代理人。

5.揭发检举和控告权

律师在诉讼中,对审判人员、执行人员侵犯国家、集体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有权揭发检举和控告。

6.申请延期权

律师在民事诉讼代理中,如果案情复杂,开庭时间过急,出庭准备时间不足,有权向法庭申请延期。

7.解除委托关系权

律师有权解除委托代理合同,对于委托人利用律师提供的服务从事违法活动,隐瞒事实或提出无理要求,严重侮辱律师的人格等情况。

8.其他权利

律师所享有的其他权利根据法律法规规定。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的程序

1.律师委托

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委托提供法律帮助或担任辩护人时,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应向看守所出具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授权委托书和律师执业证书。

2.亲属代为聘请

律师接受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亲属代为聘请,或有关机关、单位转达聘请要求时,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应向看守所出具律师事务所介绍信、出示律师执业证书,并由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授权委托书上签字确认,经看守所核实并记录在案。

3.会见人数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可以为1至2人。实习律师和律师助理持证可以在律师会见时协助制作询问笔录。

4.特殊情况

对于涉嫌杀人、抢劫、聚众斗殴等暴力犯罪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为女性的情况,会见人员应不少于2人,其中1人可以是实习律师或律师助理。

如果律师需要在节假日以及正常工作时间以外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应提前向律师事务所书面申请,并经看守所所属分管领导批准。看守所应在收到申请后的48小时内决定是否同意安排会见,并及时通知申请人。

5.信件交流

律师同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通信,信件应按规定递交给案件承办部门,由案件承办部门移交给看守所转交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律师应制作信件的副本备案。

6.会见规定

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应遵守看守所的规定,不得私自传递物品或信函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也不得将手机等无线通讯设备借给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使用。看守所的规定应在显眼位置张贴。

7.会见安排

看守所应提供方便,安排适当的会见室。对于需要戒护的会见对象,看管人员应注意戒护方式,尽量减少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在谈话时的顾虑,依法保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充分行使辩护权。

8.安全保障

看管人员在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时,应严守职责,保障律师的人身安全,防止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逃跑、行凶或自杀等事件的发生。会见结束后,律师应按照看守所的规定办理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交给看管人员收监的手续。律师在会见过程中,如果发现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情绪激动,有暴躁或可能发生自杀等异常情况的迹象,应及时告知看管人员。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上级法院审理下级法院管辖一审民事案件的权利
  2. 律师会见在押犯人的时间和次数
  3. 一审刑事案件审理期限需要多少时间
  4. 江歌案庭审临近,华人境外犯罪中国法律能否对其进行追责
  5. 刑诉一审是否开庭审理
  6. 长时间拖欠工资是否可追偿利息
  7. 合并审理的前提条件
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