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辖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事诉讼法 >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 > 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法律知识

管辖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30

 
407013

1.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的管辖

在涉及人民检察院管辖的贪污贿赂案件中,公安机关应将案件移送给人民检察院。同样地,人民检察院在侦查贪污贿赂案件中,如果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应将其移送给公安机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主要罪名属于公安机关管辖,公安机关将负责主要侦查,人民检察院将提供配合;如果主要罪名属于人民检察院管辖,人民检察院将负责主要侦查,公安机关将提供配合。

2. 犯罪地的管辖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刑事案件由犯罪地的人民法院管辖。犯罪地包括犯罪行为发生地和结果发生地。

3. 并案处理的情形

在以下情况下,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在其职责范围内并案处理:(一) 一人犯数罪;(二) 共同犯罪;(三) 共同犯罪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实施其他犯罪;(四) 多个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的犯罪存在关联,并案处理有利于查明案件事实。

辩护与代理

4. 辩护人的资格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监狱的现职人员,人民陪审员,外国人或者无国籍人,以及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但是,上述人员如果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监护人或者近亲属,并且被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担任辩护人,可以被准许。无行为能力或者限制行为能力的人不得担任辩护人。

5. 法律援助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二百六十七条、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提供辩护或者法律帮助。法律援助机构应当在接到通知后三日以内指派律师,并将律师的姓名、单位、联系方式书面通知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

6. 辩护律师的权利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六条的规定,辩护律师在侦查期间可以为犯罪嫌疑人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申请变更强制措施,向侦查机关了解犯罪嫌疑人涉嫌的罪名和案件有关情况,并提出意见。

7. 律师会见在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辩护律师要求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保证辩护律师在四十八小时以内见到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8. 律师调取证据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辩护律师经证人或者其他有关单位和个人同意,可以向他们收集与本案有关的材料,也可以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或者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对于辩护律师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认为需要调查取证的,应当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不得向律师签发准许调查决定书,让律师收集、调取证据。

9. 辩护律师涉嫌犯罪的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第二款的规定,如果辩护律师涉嫌犯罪,应当由办理辩护律师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以外的侦查机关办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发现辩护律师涉嫌犯罪,或者接受报案、控告、举报、有关机关的移送,应当按照侦查管辖分工进行审查后认为符合立案条件的,应当按照规定报请办理辩护律师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的上一级侦查机关指定其他侦查机关立案侦查,或者由上一级侦查机关立案侦查。不得指定办理辩护律师所承办案件的侦查机关的下级侦查机关立案侦查。

10. 辩护人的申诉权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七条的规定,辩护律师、诉讼代理人认为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其工作人员阻碍其依法行使诉讼权利时,有权向同级或者上一级人民检察院申诉或者控告。人民检察院对申诉或者控告应当及时进行审查,情况属实的,通知有关机关予以纠正。人民检察院受理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申诉或者控告后,应当在十日以内将处理情况书面答复提出申诉或者控告的辩护人、诉讼代理人。

证据

11. 非法证据的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如果审判人员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法庭经对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的相关线索或者材料进行审查后,认为可能存在以非法方法收集证据的情况,应当对证据收集的合法性进行法庭调查。

12. 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保护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的规定,对证人、鉴定人、被害人可以采取“不公开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依法决定不公开证人、鉴定人、被害人的真实姓名、住址和工作单位等个人信息时,可以在法律文书、证据材料中使用化名等代替。但是,应当书面说明使用化名的情况并标明密级,单独成卷。辩护律师经法庭许可,查阅对证人、鉴定人、被害人使用化名情况的,应当签署保密承诺书。

强制措施

13. 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限制

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正当理由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如果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是由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的,执行机关在批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前,应当征得决定机关同意。

14. 取保候审保证人的罚款决定

对于取保候审保证人是否履行了保证义务的认定,由公安机关负责。对于保证人的罚款决定,也由公安机关作出。

15.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费用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人不得要求被监视居住人支付费用。

16. 拘留和逮捕的执行

拘留由公安机关执行。对于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作出的拘留决定应当送达公安机关执行,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人民检察院可以协助公安机关执行。对于人民检察院批准逮捕的决定,公安机关应当立即执行,并将执行回执及时送达批准逮捕的人民检察院。如果未能执行,也应当将回执送达人民检察院,并写明未能执行的原因。对于人民检察院决定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应当立即释放在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者变更强制措施,并将执行回执在收到不批准逮捕决定书后的三日内送达作出不批准逮捕决定的人民检察院。

立案

17. 不立案的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的,或者被害人认为公安机关对应当立案侦查的案件而不立案侦查,向人民检察院提出的,人民检察院应当要求公安机关说明不立案的理由。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的,应当通知公安机关立案,公安机关接到通知后应当立案。公安机关收到人民检察院要求说明不立案理由通知书后,应当在七日内将说明情况书面答复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公安机关不立案理由不能成立,发出通知立案书时,应当将有关证明应当立案的材料同时移送公安机关。公安机关收到通知立案书后,应当在十五日内决定立案,并将立案决定书送达人民检察院。

侦查

19. 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音或录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时,可以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侦查人员对讯问过程进行录音或录像的,应当在讯问笔录中注明。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可以根据需要调取讯问犯罪嫌疑人的录音或录像,有关机关应当及时提供。

20. 技术侦查措施的采取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九条的规定,批准决定应当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确定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种类和适用对象。采取技术侦查措施收集的材料作为证据使用的,批准采取技术侦查措施的法律文书应当附卷,辩护律师可以依法查阅、摘抄、复制,并在审判过程中向法庭出示。

21. 延长羁押期限的决定

公安机关对案件提请延长羁押期限的,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七日前提出,并书面呈报延长羁押期限案件的主要案情和延长羁押期限的具体理由。人民检察院应当在羁押期限届满前作出决定。

22. 发现新罪行的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八条第一款的规定,如果在侦查期间发现犯罪嫌疑人另有重要罪行,自发现之日起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公安机关重新计算侦查羁押期限时,不需要经人民检察院批准,但应当报人民检察院备案,人民检察院可以进行监督。

提起公诉

23. 公安机关与人民检察院的移送

上级公安机关指定下级公安机关立案侦查的案件,需要逮捕犯罪嫌疑人的,由侦查该案件的公安机关提请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需要提起公诉的,由侦查该案件的公安机关移送同级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人民检察院对于审查起诉的案件,按照刑事诉讼法的管辖规定,认为应当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同级其他人民检察院起诉的,应当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依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指定审判管辖的,应当协商同级人民法院办理指定管辖有关事宜。

24. 移送的案卷材料和证据

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时,应当将案卷材料和全部证据移送人民法院,包括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翻供的材料,证人改变证言的材料,以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利的其他证据材料。

审判

25. 开庭审判的决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人民法院对提起公诉的案件进行审查后,对于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并且附有案卷材料、证据的,应当决定开庭审判,不得以上述材料不充足为由而不开庭审判。如果人民检察院移送的材料中缺少上述材料的,人民法院可以通知人民检察院补充材料,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通知之日起三日内补送。

26. 证据的出示、宣读、播放

人民法院开庭审理公诉案件时,出庭的检察人员和辩护人需要出示、宣读、播放已移交人民法院的证据的,可以申请法庭出示、宣读、播放。

27. 调取证据的申请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的规定,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九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法庭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和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有权申请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申请重新鉴定或者勘验。根据上述规定,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辩护人可以根据需要向人民检察院申请调取公安机关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在法庭审理过程中,人民法院可以根据辩护人的申请,向人民检察院调取未提交的证明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也可以向人民检察院调取需要调查核实的证据材料。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收到要求调取证据材料决定书后三日内移交。

28. 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的通知

人民法院依法通知证人、鉴定人出庭作证时,应当同时将证人、鉴定人出庭通知书送交控辩双方,控辩双方应当予以配合。

29. 鉴定人出庭作证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如果公诉人、当事人或者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人民法院认为鉴定人有必要出庭的,鉴定人应当出庭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鉴定人拒不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根据上述规定,依法应当出庭的鉴定人经人民法院通知未出庭作证的,鉴定意见不得作为定案的根据。鉴定人由于不能抗拒的原因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无法出庭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审理情况决定延期审理。

30. 补充起诉或者变更起诉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时,如果发现有新的事实,可能影响定罪的,人民检察院可以要求补充起诉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法院可以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或者变更起诉。人民法院建议人民检察院补充起诉或者变更起诉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在七日以内回复意见。

31. 补充侦查

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进行查证的,可以建议补充侦查。

刑事诉讼法中与执行相关的规定

九、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三条规定,如果人民检察院发现人民法院在审理案件时违反了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检察院有权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对于违反法定程序的庭审活动,人民检察院应在庭审后提出纠正意见。

十、涉案财产的处理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第五款规定,在交付执行前,暂予监外执行的决定由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作出。如果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且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暂予监外执行的申请。看守所可以将相关情况通报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应当进行审查,并在交付执行前决定是否暂予监外执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七条第三款规定,不符合暂予监外执行条件的罪犯通过贿赂等非法手段被暂予监外执行的,在监外执行期间不计入执行刑期。如果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有上述情形,人民法院在决定予以收监的同时,应当确定不计入刑期的期间。如果监狱管理机关或公安机关决定暂予监外执行的罪犯具有上述情形,罪犯被收监后,所在监狱或看守所应当向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不计入执行刑期的建议书,由人民法院审核裁定。

十一、其他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精神病鉴定的期间不计入办案期限。除了精神病鉴定期间,其他鉴定期间都应计入办案期限。如果因鉴定时间较长,办案期限届满后仍未终结案件,应当对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变更强制措施,改为取保候审或监视居住。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可以根据侦查犯罪的需要,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的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然而,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不能扣划存款、汇款、债券、股票、基金份额等财产。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已经死亡,根据刑法规定应追缴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应按照刑事诉讼法第五编第三章规定的程序,由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出没收违法所得的申请。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对于被没收违法所得的裁定,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近亲属和其他利害关系人,或人民检察院可以在五日内提出上诉或抗诉。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热门知识

  1.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件审理期限的规定
  2.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二条规定的拘留条件
  3. 管辖
  4. 网上开设赌场罪主犯未被抓能开庭吗
  5.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6. 刑事诉讼中传唤的法律规定及程序
  7. 刑事诉讼法规定回避的情形有哪些
刑事诉讼法律法规知识导航

刑事诉讼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刑事公诉案件须知
  3. 如何申请减刑、假释
  4. 刑事诉讼中被告人应当如何拒绝辩护
  5. 立案的条件有哪些
  6. 刑事强制措施
  7. 如何申请取保候审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