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01-16
公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处罚权力时,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行政处罚必须与违法行为的事实、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适应。行政机关在实施处罚时,应当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确保不损害当事人的权益。
合理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必须从全局出发,符合行政管理工作的目的。行政处罚机关不得为增加工作任务等目的而加重行政处罚,也不得因被处罚相对人的不同而适用不同的处罚。行政处罚应当在合理限度内进行,既要合法,又要合理。
行政机关在给予行政处罚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在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行政机关必须告知当事人做出处罚决定的事实、理由和法律依据,并告知当事人的合法权利。行政机关在实施处罚过程中,不得有任何偏见。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与处罚相对人有利害关系时,应当回避。凡是违反行政处罚法律规范的目的、程序、方式的,事实不清证据不足,法律依据不当的,均不得给予执行。
行政处罚应当公开进行,使被处罚人和广大人民群众都能够知道。行政处罚的公开性有助于人民群众对行政机关的监督,以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行政机关的依法行政。无论是适用简易程序还是普通程序,行政机关都应当公开违法事实、证据、法律依据和具体处罚决定。行政机关应当允许被处罚人申辩和质证,同时也应当允许广大人民群众进行监督。
有关行政处罚的法律、法规、规章都应当向全国公布,不同行业、不同层级的行政法规汇编中都应当包含行政处罚的法律规范。此外,应当加强有关行政处罚的法规汇编和编纂工作。同时,还应当全面加强行政处罚法律规范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广大人民群众了解相关法律,遵守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