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辩护人的责任和作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刑事辩护人的责任和作用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5-06-05

 
414156

刑事辩护人的责任

刑事辩护人有责任根据事实和法律,提供证据和意见,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罪轻或者减轻、免除其刑事责任,以维护其合法权益。

刑事辩护人在不同阶段的作用

1. 侦查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了解案件情况,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办理取保候审。

2. 审查起诉阶段:除上述侦查阶段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复制与案件相关的诉讼文书,技术性鉴定材料。

3. 审判阶段:除上述侦查和审查起诉阶段的工作之外,还可以复制与案件相关的其他材料,包括被告人口供,其他证据材料。出席法庭审理,为被告人提供辩护。

刑事辩护的审判流程

一、开庭审理

1. 被害人、诉讼代理人经传唤或者通知未到庭,不影响开庭审理的,法院可以开庭审理。

2. 辩护人经通知未到庭,被告人同意的,法院可以开庭审理,但被告人属于应当提供法律援助情形的除外。

3. 审判案件应当以庭审为中心。事实证据调查、定罪量刑辩论在法庭,裁判结果形成于法庭。

二、宣布开庭

1. 书记员和审判长的分工。

2. 审判长查明当事人的情况,宣布合议庭组成和告知诉讼权利。

三、法庭调查

1. 总顺序:公诉人宣读起诉书--被告人、被害人陈述--讯问、询问被告人--询问被害人--询问证人、鉴定人--出示物证、宣读鉴定意见和有关笔录。

2. 法庭调查的原则:先控方,后辩方;先人证,后物证。控辩双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出示证据,应当说明证据的名称、来源和拟证明的事实。法庭对于申请证人出庭作证的异议进行审查,如果异议成立,可以不予准许。

3. 发问被告人的规则:除书记员以外都可以发问,但是除公诉人外,其他人发问需经审判长许可。

4. 对人证的调查:询问证人、鉴定人的顺序是根据谁提请通知的,谁先问。询问证人、鉴定人的规则包括单独询问、证人、鉴定人不能旁听案件、发问的内容应当与本案事实有关、不得以诱导方式发问、不得威胁证人、不得损害证人的人格尊严。

5. 对物证的调查:举证方当庭出示证据后,由对方进行辨认并发表意见。控辩双方可以互相质问、辩论。

6. 专家辅助人:公诉人、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可以申请法庭通知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就鉴定意见提出意见。法庭认为有必要的,应当通知有关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申请有专门知识的人出庭的人数不得超过二人。

7. 法庭调查权:法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告知公诉人、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补充证据或者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法庭调查核实证据时,发现对定罪量刑有重大影响的新的证据材料的,应当告知检察人员、辩护人、自诉人及其法定代理人。

8. 新证据问题:公诉人申请出示开庭前未移送人民法院证据,辩护方提出异议的,审判长应当要求公诉人说明理由;理由成立并确有出示必要的,应当准许。辩护方提出需要对新的证据作辩护准备的,法庭可以宣布休庭,并确定准备辩护的时间。

9. 补充侦查:合议庭发现被告人可能有自首、坦白、立功等法定量刑情节,而检察院移送的案卷中没有相关证据材料的,应当通知检察院移送。被告人提出新的立功线索的,法院可以建议检察院补充侦查。法庭审理过程中,被告人揭发他人犯罪行为或者提供重要线索,人民检察院认为需要进行查证的,可以建议补充侦查。

刑事辩护人的权利

刑事辩护人的会见和通信权利

刑事辩护律师可以会见和通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其他辩护人经法院、检察院许可,也可以会见和通信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刑事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当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看守所应当及时安排会见,至迟不得超过四十八小时。

在涉及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案件中,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应当经侦查机关许可,并且侦查机关应当事先通知看守所。

刑事辩护律师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可以了解案件有关情况,提供法律咨询等。刑事辩护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不受监听。

刑事辩护人的查阅、摘抄、复制案卷材料的权利

刑事辩护律师自人民检察院对案件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查阅、摘抄、复制本案的案卷材料。其他辩护人经法院、检察院许可,也可以查阅、摘抄、复制上述材料。

刑事辩护人的证据调取权利

刑事辩护人认为在侦查、审查起诉期间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收集的证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罪或者罪轻的证据材料未提交的,有权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取。

刑事辩护人的保密义务

刑事辩护律师对在执业活动中知悉的委托人的有关情况和信息,有权予以保密。但是,如果刑事辩护律师在执业活动中知悉委托人或者其他人准备或者正在实施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以及严重危害他人人身安全的犯罪,应当及时告知司法机关。

延伸阅读
  1. 刑事辩护与刑事代理的区别
  2. 刑事辩护人的数量限制
  3. 刑事辩护人的资格
  4. 刑事辩护的方式及委托人选
  5. 刑事辩护内容包括哪些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特点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4.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5.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及其权利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