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庭审笔录的修改条件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事诉讼法 > 审判程序 > 第一审普通程序法律知识

民事诉讼庭审笔录的修改条件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5-06-05

 
412088
民事诉讼庭审的笔录一旦确定后,就不能够修改了,如果要修改必须要满足它的相关条件。很多人对于民事诉讼中的庭审笔录修改条件并不是很清楚,希望能进一步了解它的修改条件,那么,民事诉讼庭审笔录修改条件有哪些?泉州律师为你仔细讲解。

庭审笔录的修改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当事人认为有遗漏或差错

只有当事人认为庭审笔录中存在遗漏或差错时,才可以要求补充或更正。一旦当事人确认没有错误,应当签名或盖章。

2. 庭审笔录的定义和重要性

庭审笔录,又称为法庭笔录或审判笔录,是法院裁判案件不可或缺的书面材料。它由书记员在法庭审理过程中制作,用于同步记录全部审判活动的真实情况。庭审笔录反映了案件审理的整个过程,是法院依法作出裁决的重要依据,也是未来进行审判监督的重要材料。因此,庭审笔录必须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地反映庭审的全部活动。

3.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的规定,书记员应当将法庭审理的全部活动记录在笔录中,并由审判人员和书记员签名。

4. 庭审笔录的宣读和申请补正

法庭笔录应当当庭宣读,也可以告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当庭或在五日内阅读。如果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认为自己的陈述记录有遗漏或差错,有权申请补正。如果不予补正,应当将申请记录在案。

5. 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签名或盖章

庭审笔录由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签名或盖章。如果拒绝签名或盖章,应当在庭审笔录中注明情况,并将相关材料附在案卷中。

6.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的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书写成笔录,经审判长审阅后,由审判长和书记员签名。

7. 证人证言部分的宣读和签名或盖章

法庭笔录中的证人证言部分应当当庭宣读或交给证人阅读。证人在确认没有错误后,应当签名或盖章。

8. 庭审笔录的阅读和请求补充或改正

庭审笔录应当交给当事人阅读或宣读。如果当事人认为记载有遗漏或差错,可以请求补充或改正。一旦当事人确认没有错误,应当签名或盖章。

民事诉讼的起诉条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八条的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以下条件:

1. 原告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

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

2. 有明确的被告

起诉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起诉必须包括具体的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关的事实和理由。

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管辖

起诉必须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并在被告人民法院的管辖之下。

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当事人向法院起诉还必须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九条的规定,提交起诉书或起诉状。起诉书或起诉状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并根据被告人数提出副本。如果书写起诉书或起诉状确有困难,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录在笔录中,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的规定,起诉书或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1. 当事人的个人或组织信息

起诉书或起诉状应当记明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以及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和职务。

2. 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起诉书或起诉状应当明确诉讼请求,并提供相应的事实和理由。

3. 证据和证人信息

起诉书或起诉状应当说明提供的证据和证据来源,以及证人的姓名和住所。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一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必须受理符合第一百零八条的起诉。对于其他情形,人民法院应当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处理,例如告知原告提起行政诉讼、告知原告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告知原告向有关机关申请解决、告知原告向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等。对于不符合受理条件的案件,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延伸阅读
  1. 简易程序反诉提出时间
  2. 交通事故赔偿诉讼的法定程序
  3. 合同纠纷的解决方式
  4. 刑事诉讼中不起诉的依据
  5. 判决后是否可再起诉

审判程序热门知识

  1.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特点
  2. 关于变更诉讼请求时间的规定
  3. 管辖权异议的再审申请可行性分析
  4. 鉴定程序的启动方式及程序
  5. 开庭审理后是否可以申诉?
  6. 邻居损坏院墙:向城管大队投诉或向人民法院起诉
  7. 公示催告程序中的利害关系人及其权利
审判程序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诉讼文书合同下载

  1. 离婚房产分割起诉状范本
  2. 抚养权起诉状范本
  3. 行政答辩状范本
  4. 劳动仲裁先于执行申请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