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开试用期风险呢
点击数:10 更新时间:2023-10-05
案例1:双方自愿约定超限的试用期,是否有效?
案例背景
廖女士与某公司签订了一份为期一年的劳动合同,公司要求试用期为4个月,试用期内工资为2600元/月,之后按3400元/月计算。由于廖女士暂时难以找到其他工作,为了得到这份工作,她不得不同意了公司的要求。现在已经过去了三个月,廖女士发现在试用期间她所付出的劳动和创造的效益与所得到的工资之间存在明显不平衡,她曾要求公司给予补偿,但遭到了公司的拒绝。公司的理由是双方自愿达成协议后,彼此都必须遵守协议,廖女士无权反悔。请问,公司的做法是否合理?
案例解析
首先,廖女士与用人单位签订的劳动合同中关于试用期的约定违反了我国现行法律,《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1年以上不满3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2个月;……”。鉴于廖女士与公司所签劳动合同的期限为1年,根据法律规定,廖女士的试用期只能在2个月之内。然而实际上廖女士的试用期为4个月,超过了法定试用期的2个月,这表明廖女士与公司之间的约定明显违反了法律。根据《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三)项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劳动合同是无效的。尽管当时廖女士与公司自愿达成了协议,但是由于其约定违法,该决定对廖女士没有法律约束力,因此廖女士完全有权利反悔。此外,《劳动合同法》第83条规定,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与劳动者约定试用期的,劳动行政部门有权责令其改正。如果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用人单位应按照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赔偿金额应按照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计算。因此,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要向廖女士支付超过法定试用期的2个月的工资,按照非试用期工资标准(3400元/月)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