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在向农民工支付工资时,有一些必须遵守的法律要求。其中,用人单位应当提供农民工本人的工资清单,并建立书面工资支付台账。
根据《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该条例于2020年5月1日起施行。其中,第十五条规定了用人单位的责任和义务。
根据该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工资支付周期编制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并保存至少3年。
书面工资支付台账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工资条对农民工来说具有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资条可以确认工资是否按照劳动合同规定的时间发放。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每月至少支付一次工资,如果通过银行发放工资,不得推迟支付;如果直接发放工资,应提前支付。
工资条可以核对工资总额和分项是否正确发放。根据劳动合同的约定,单位不得用实物代替货币工资,除了扣除“三险”费用、住房公积金和个人所得税外,其他项目如无约定不得扣除。单位也不得随意调整约定好的分项工资。
工资条可以确认个税是否按照国家规定的方式代扣。根据现行税收政策,个税起征点为3500元。
工资条可以核对五险一金是否已经从工资中扣除,并确认是否已经进入个人账户。五险一金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农民工可以向单位所在地的社会保障部门和公积金管理中心查询相关信息。每个月的工资条都应妥善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