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4-01-18
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有权解雇工伤职工,但为了保护工伤职工的利益,对此进行了限制,不能随意解雇。
如果劳动者患有职业病或因工负伤丧失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用人单位不能提前30天通知解除劳动合同,也不能以经济性裁员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
然而,劳动合同到期是否可以终止,取决于工伤的伤残等级。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劳动者保留劳动关系,不论劳动合同是否到期,用人单位都不能终止劳动关系。被鉴定为五级、六级伤残的劳动者保留与用人单位的劳动关系,由用人单位安排适当工作。
如果工伤职工提出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用人单位不得单方面终止劳动关系,除非工伤职工自己提出。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者,劳动合同期满可以终止,但用人单位需要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伤残就业补助金。
如果用人单位未参加工伤保险或未为工伤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工伤职工的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用人单位支付。
工伤职工可享受以下医疗待遇:
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可适当延长但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根据工伤职工评定的伤残等级,享受相应的伤残待遇。
对于评定为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职工,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生活护理费按照生活不能自理、大部分不能自理或部分不能自理的等级支付,标准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0%、40%或30%。
工伤职工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时,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的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