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一般有哪些类型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标准法律知识

工伤一般有哪些类型

点击数:29 更新时间:2024-05-12

 
78226
从事具有危险性的工作时,很容易因工负伤。国家对于工人因公负伤需要治疗的情况规定即便在工人住院治疗期间,公司也要按正常工资发放给工人,或者补偿一定治疗费用。那么,工伤分为哪几种?国家对于工伤方面有哪些具体规定?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帮助。

工伤的分类和待遇

工伤的分类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工伤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

(二) 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

(三)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

(四) 患职业病;

(五) 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

(六) 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

(七)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视同工伤的情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以下情形视同工伤:

(一) 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

(二) 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

(三) 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工伤职工停止工作,治疗工伤期间,包括住院期间和出院后休养期间,称为停工留薪期。停工留薪期的工资福利待遇应当与遭受事故伤害前正常上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相同,并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工伤职工的停工留薪期需要提供由职工就诊的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或者签订服务协议的工伤康复机构出具的休养证明。具体的停工留薪期分类和期限由所在省市人事部门和卫生部门根据《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分类目录》确定。如果停工留薪期超过12个月或存在争议,需要经设区的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对于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的“原工资”,《工伤保险条例》未作具体定义,各地区规定大致有以下三种计算方法:

1、指加班费之外的工资;

2、受伤前12个月平均工资;

3、受伤前12个月加班费之外的平均工资。如果用人单位不依法支付工伤职工停工留薪期工资,工伤职工可以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维权。

延伸阅读
  1. 上班发生交通事故员工次责可以认定为工伤吗
  2. 哪些情形应当认定为工伤?
  3. 职工因中暑工伤,单位被裁定赔偿六万
  4. 一、违规操作工伤认定争议
  5. 上诉人:XXX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一、工伤认定期限的遵守
  2. 承包经营企业工伤处理流程与责任
  3. 如何证明脑出血为工伤
  4. 劳动争议案的前置程序
  5. 法律咨询:上班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对方全责,单位说对方全责,没有义务再给我申请工伤,无奈只能自己申请。但是申请一直没有结果,医院说按规定不能给我开假条了,但我现在还不能上班,应该怎么办呢?
  6.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7. 广东某工地工伤赔偿责任归属问题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