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和劳务认定有什么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劳务派遣法律知识

劳动关系和劳务认定有什么区别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4-03-13

 
74407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的区别

一、主体资格不同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的双方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用人单位,另一方是劳动者。劳动者是指具备劳动年龄条件、具有劳动权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用人单位是指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或民办非企业。而劳务关系的主体类型较多,主体不具有特定性,可能是两个平等主体,也可能是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可能是法人之间的关系,也可能是自然人之间的关系,还可能是法人与自然人之间的关系。此外,对劳务提供者主体资格的要求相对于劳动关系主体要求较为宽松。

二、主体地位不同

在建立劳动关系之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双方地位不平等,存在财产关系和领导与被领导的行政隶属关系。劳动者除了提供劳动外,还要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规章制度、从事分配的工作和服从人事安排等。劳动关系反映的是一种稳定、持续的生产资料、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关系。而劳务关系中,双方是平等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劳动者提供劳务服务,用人单位支付劳务报酬,彼此之间只体现财产关系,不存在行政隶属关系。同时,劳务关系往往具有临时性、短期性、一次性等特点。

三、当事人权利义务不同

劳动关系中,除了一般义务外,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还存在附随义务,如用人单位应当为劳动者办理社会保险、承担劳动风险,劳动者应当遵守用人单位的内部规章制度等。而劳务关系中则不存在这些附随义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报酬、社会保障待遇上,劳动关系中的劳动者除获得工资报酬外,还享有保险、福利等待遇,这是法律对用人单位承担义务的规范。劳务关系中的自然人一般只获得劳动报酬,工作风险一般由提供劳务者自行承担,但由雇工方提供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的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2)报酬支付的原则上,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的工资需遵循按劳分配、同工同酬的原则,且必须遵守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规定;而劳务关系中,一方当事人向另一方支付的报酬完全由双方协商确定,但不得违背民法中平等、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等原则。3)报酬支付形式上,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支付的劳动报酬多以工资的方式定期支付给劳动者;而劳务关系的报酬支付由双方约定,往往一次性即时清结或按阶段支付。4)用人单位对劳动者违章违纪处理权上,劳动关系中,用人单位有权依据规章制度解除劳动合同,或对当事人给予警告、记过、降职等处分;而劳务关系中,单位有权不再使用劳动者,或要求当事人承担一定的经济责任,不包括对其给予其他纪律处分等形式。

四、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劳动关系与劳务关系在法律责任上也存在差异:1)对外责任的区别:劳动关系中,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名义进行工作,因劳动者的过错导致的法律责任由用人单位承担;劳务关系中,一般由提供劳务的一方独立承担法律责任。2)相互责任的区别:劳动关系中,若不履行、非法履行劳动合同,当事人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还要负行政责任,如经济补偿金、赔偿金、劳动行政部门给予用人单位罚款等行政处罚。劳务关系中,当事人之间违反劳务合同的约定,可能产生的责任一般是违约和侵权等民事责任,无行政责任。

五、国家干预程度不同

劳动关系受国家干预程度较高,为了更好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合同法》以强制性法律规范规定了用人单位的各项义务,如保险金的缴纳、最低工资、最高工时、劳动安全与卫生等。而劳务关系作为一种民事关系,以私法自治为原则,尊重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受国家干预程度较低。除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等强制性规定外,当事人可以基于合同自由原则对合同条款充分协商,法律不予干涉。

六、适用法律不同

劳动关系是我国劳动法的调整对象,其发生的纠纷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劳动过程中的纠纷,其产生、变更、终止及纠纷解决均应适用《劳动合同法》相关的规定,若劳动法未规定的,可以适用民法。而劳务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其纠纷是平等主体之间在履行合同中产生的纠纷,应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进行规范和调整。在建立劳务关系时,当事人可以双方协商确定是否需签订书面劳务合同,法律对此不加干涉。

七、纠纷解决途径不同

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未经仲裁不得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而劳务关系发生争议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不需要先经过劳动仲裁程序。这两者之间在纠纷解决途径上存在差异。
延伸阅读
  1. 政府临聘人员的转正问题
  2.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3. 劳动关系的认定和区分
  4. 正式劳动关系的确立方式
  5.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什么是事实劳动关系
  2. 试用期工资的法律规定
  3.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4.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相关规定
  5.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6.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7. 劳务分包资质标准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