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涉外劳务与境内劳动派遣的区别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劳务合同法律知识

关于涉外劳务与境内劳动派遣的区别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0-05-25

 
73419

通过以上分析,由于涉外劳务的劳务义务的履行地在境外,外派劳务者的权利义务就不只受到国内法的调整。因此,具有以下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

涉外劳务,只是一种外贸中介,经营公司和劳务人员之间并不直接形成劳动关系;而境内劳动派遣,派遣单位和劳动者之间形成劳动关系。

2、法律适用不同

涉外劳务,适用外贸法、合同法、双边条约等法律法规,还涉及到国际经济法和国际私法以及国际法的适用;而境内劳动派遣,只适用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

3、主体资格要求不同

对外劳务合作实行行政许可,从事对外劳务合作的企业(经营公司)应当取得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从事涉外劳务的企业,要经中国商务部批准具备对外劳务合作经营资格;境外雇主必须是外籍,也就是一方主体必须涉外。而《劳动合同法》对境内劳动派遣企业只是注册资金50万的要求,并且规定企业为境内企业。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别,看该企业是否具备民事行为能力,也就是说该企业是否有能力订立对外劳务合同,是判断是否对外劳务的分水岭。

4、合同内容不同

涉外劳务合同的三个合同都会受到国外法律制度的影响,因此内容就不尽相同;而境内劳动派遣,我国的劳动法律法规对必备条款有明确的规定。

5、收取费用不同

法律规定,各派出单位(含派人单位)可按与外方雇主签订的外派人员合同工资的一定比例收取管理费和手续费;而境内劳动派遣,劳动法规定是免费的。

6、责任承担不同

涉外劳务中,经营公司处于服务和管理的地位,其性质属于中介,法律规定只是协助维护劳务人员合法权益,而境内劳动派遣,劳动合同法规定可以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

7、诉讼地位不同

涉外劳务纠纷中,经营公司可以列为第三人;而境内劳动派遣用人单位和用工单位都可以列为被告。

8、诉讼程序不同

涉外劳务纠纷,就是经济合同纠纷,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而境内劳动派遣劳动纠纷必须经过劳动仲裁。

总之,对外劳务合作的法律性质是国际服务贸易,其有完整的立法体系,即从我国的《对外贸易法》到行政法规以及商务部的部门规章和通知都有规定。对外劳务派遣中,劳务人员和外派公司之间形成的是外派劳务法律关系,与国外用工单位之间形成的是雇佣法律关系,因此,此类案件中,劳务人员与外派公司之间的纠纷适用《外贸法》、《合同法》、《对外劳务合作管理暂行办法》和国际间的双边条约等法律法规,而不能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来调整,劳务人员与国外用工单位之间的纠纷适用于行为履行地法律。

延伸阅读
  1. 工作地点变动是否属于劳动合同变更
  2. 劳动合同解除后的补偿金计算方法
  3. 公司合并后需要重新签订劳动合同吗
  4. 一、劳动关系与争议的法律规定
  5.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的区别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竞业限制补偿金的支付标准
  2. 刚怀孕公司要搬迁新职场怎么办
  3. 工厂搬迁什么情况下才能赔偿
  4. 水库搬迁土地和房屋怎么补偿
  5. 公司跨省搬迁如何赔偿
  6. 工厂搬迁同一个市有补偿吗
  7. 如果公司搬迁不去,怎么赔偿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