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

点击数:18 更新时间:2023-12-06

 
61707
员工和用人单位都签订的有劳动合同,旨在规范和约束双方以便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实际情况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优先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这一规定体现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优先原则。然而,该条款同时规定了在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这一规定引起了用人单位的兴趣和一丝希望。

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合同客观上已经不能继续履行。例如,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搬迁到外地,原工作部门已经被撤销等情况下,即使劳动者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无法继续。因此,在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后,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为了防止用人单位从违法解除或终止中获益,实践部门对“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做出了限制性解释,不能做宽泛解释。

双方立场和法律依据

实际情况是劳动者是否坚持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单位是否坚持不履行。劳动者认为,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受法律保护,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单位方不能只根据单方面的意愿就解除,否则劳动合同就失去了意义。单位方则认为,单位有自己的用人权,只要支付两倍赔偿金就可以解除。双方都以劳动合同法第48条作为法律依据,但立场完全相反。一些律师认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还要看单位是否同意,只要单位不同意,就是“不能继续履行”。劳动者则认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单位应当履行”,法律有明确规定,而“单位是否愿意接纳”和“看单位是否同意”,并没有法律这样规定的。

举证责任和申请再审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并没有主张“不能履行”,单位主张“不能履行”应当举证证明。单位方认为自己“不愿意继续履行”的陈述就是证据,并且时间也从劳动合同期内拖延到了劳动合同期外,这一陈述和时间因素多作为证据,并被法院采信。然而,一些律师认为,继续履行是法律规定的强制履行,因为单位本身就是解除违法,如果不支持强制履行,劳动者的合法诉求就无法实现,最终变成只要单位支付两倍赔偿就可以解除,显然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立法的本意。此外,劳动合同具有具体条款,不能一概而论能否履行,能履行的条款应当履行,无法履行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在劳动争议中,解除辞退等由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不负举证责任,单位主张不能履行应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坚决不服,准备申请再审。
延伸阅读
  1. 48小时工伤死亡认定的程序和要求
  2.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职责
  3. 劳动争议案件的管辖法院
  4. 李先生与机电中心劳动合同纠纷案
  5. 竞业限制仲裁管辖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合同法律师探讨先合同义务的若干问题
  2. 不能履行的法律依据
  3. 担保合同的中止条件
  4.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及解除合同
  5. 人间“蒸发”:借款人逃避还款责任
  6. 网站不履行合同如何赔偿
  7. 迟延履行期间被执行人财产清偿顺序的确定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无锡市劳动合同范本
  2. 大连市劳动合同范本
  3. 装修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4. 旅行社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