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

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23-12-06

 
61707
员工和用人单位都签订的有劳动合同,旨在规范和约束双方以便维护各自的合法权益。实际情况中总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导致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那么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对不能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争议如何处理

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优先原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如果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这一规定体现了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优先原则。然而,该条款同时规定了在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下,用人单位应当支付赔偿金。这一规定引起了用人单位的兴趣和一丝希望。

劳动合同已不能继续履行的情况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释义》指出,在某些情况下,劳动合同客观上已经不能继续履行。例如,如果原用人单位已经搬迁到外地,原工作部门已经被撤销等情况下,即使劳动者想继续履行劳动合同也无法继续。因此,在用人单位支付经济赔偿金后,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为了防止用人单位从违法解除或终止中获益,实践部门对“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做出了限制性解释,不能做宽泛解释。

双方立场和法律依据

实际情况是劳动者是否坚持要求单位继续履行,单位是否坚持不履行。劳动者认为,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应当受法律保护,在劳动者没有过错的情况下,单位方不能只根据单方面的意愿就解除,否则劳动合同就失去了意义。单位方则认为,单位有自己的用人权,只要支付两倍赔偿金就可以解除。双方都以劳动合同法第48条作为法律依据,但立场完全相反。一些律师认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还要看单位是否同意,只要单位不同意,就是“不能继续履行”。劳动者则认为“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单位应当履行”,法律有明确规定,而“单位是否愿意接纳”和“看单位是否同意”,并没有法律这样规定的。

举证责任和申请再审

根据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劳动者并没有主张“不能履行”,单位主张“不能履行”应当举证证明。单位方认为自己“不愿意继续履行”的陈述就是证据,并且时间也从劳动合同期内拖延到了劳动合同期外,这一陈述和时间因素多作为证据,并被法院采信。然而,一些律师认为,继续履行是法律规定的强制履行,因为单位本身就是解除违法,如果不支持强制履行,劳动者的合法诉求就无法实现,最终变成只要单位支付两倍赔偿就可以解除,显然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立法的本意。此外,劳动合同具有具体条款,不能一概而论能否履行,能履行的条款应当履行,无法履行的应当提供证据证明。根据最高法院的解释,在劳动争议中,解除辞退等由单位负举证责任,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不负举证责任,单位主张不能履行应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坚决不服,准备申请再审。
延伸阅读
  1. 去公司注册地仲裁吗
  2. 公厂搬迁外地不补偿要跑路怎么办
  3. 一、劳动关系与争议的法律规定
  4.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5. 拖欠工人工资该怎样维权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3.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5.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6. 合同中的无效情形和免责条款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无锡市劳动合同范本
  2. 大连市劳动合同范本
  3. 装修行业劳动合同范本
  4. 旅行社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