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金的定义与作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拒绝履行法律知识

定金的定义与作用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5-22

 
416487

定金是一种担保方式,指在合同订立或履行之前支付的一定数额的金钱。它也被称为保证金,用于确保合同的履行。

张女士的案例

张女士被北京某著名开发商“明星楼盘”精美的宣传资料所吸引,因此与该开发商签订了《认购书》,并支付了3万元的定金。然而,当她的律师代表她前往签署正式的《预售契约》时,发现该契约中的条款与宣传资料中的承诺不一致。律师立即提出质疑并拒绝签署,因为这暗示着将来购买的房屋面积可能被减少。在双方进行协商期间,开发商擅自将该房屋卖给了其他人。由于协商无效,律师代表张女士以违约为由将开发商告上法庭,要求双倍返还定金。

开发商的抗辩与法庭判决

开发商辩称张女士未按约定签署《预售契约》,购房合同未生效,因此自己不应承担违约责任,而张女士应为未签署《预售契约》而承担法律后果。经过两次审理后,法院最终认定,3万元的定金是订立合同的担保,在购房合同生效之前已经独立生效。由于开发商的违约导致双方未能签署《预售契约》,因此应承担违约责任。法院最终判决开发商双倍返还定金。

通过律师的介入,张女士的合法权益得到了法律的保护。

魏小姐的案例

魏小姐的经历与张女士类似。在支付定金时,她提出楼盘附近冒出的烟囱对健康有害,售楼小姐承诺在交房时会拆除烟囱。然而,魏小姐经过调查确认这是一个虚假承诺。因此,当开发商拒绝将此承诺写入《预售契约》时,魏小姐决定放弃购买该房。然而,开发商以魏小姐拒签《预售契约》违约为由,拒绝立即返还定金,并表示要等整个楼盘销售完毕后才返还。魏小姐无奈地回家等待,直到该楼盘入住率达到80%后才回来要求返还定金,但此时开发商已经不知所踪。

购房者的建议

许多购房者像魏小姐一样通过定金付款来购买房屋,但他们并不总是如愿以偿。购房者应该密切关注自己支付的定金,不要让开发商利用他们对相关法律的陌生来损害他们的利益。如果购房者对相关法律不熟悉,建议委托专业律师代理购房事宜,以确保安全可靠。与所避免的风险相比,这种支出绝对不是一种奢侈。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居民区单车棚收费是否能免去赔偿责任
  2.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调解书的定义和作用
  3. 汇票的出票行为及法律属性
  4. 办理股权转让后的查询时间
  5. 怎样认定重婚罪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构成拒绝履行的要件
  2. 请求权与抗辩权的区别
  3. 主观不能与客观不能的区别
  4.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的定义
  5.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6. 情势变更是法定解除吗
  7. 卖方公司为合同履行地吗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