履行不能可以变更合同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同法 > 合同履行 > 履行不能法律知识

履行不能可以变更合同吗

点击数:9 更新时间:2023-10-09

 
61693
有的合同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导致不能履行,这时候继续履行是不现实的,双方当事人是可以解除合同的。但是有的当事人可能并不想要解除合同,想要变更合同。那么,履行不能可以变更合同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合同变更的分类和定义

合同的变更可以分为广义变更和狭义变更两种。广义变更指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更,其中合同主体的变更称为合同的转让,合同内容的变更则是狭义的合同变更。

广义合同变更

广义合同变更是指合同主体和内容的变更。合同主体的变更发生在合同债权或债务的转让过程中,即由新的债权人或债务人替代原债权人或债务人,而合同内容并无变化。合同内容的变更则是指合同当事人权利义务的变化。

狭义合同变更

狭义合同变更指合同内容的变更。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五章的规定,合同的变更仅指合同内容的变更,合同主体的变更称为合同的转让。

合同变更是指合同关系的局部变化,例如标的数量的增减、价款的变化、履行时间、地点、方式的变化,而不是合同性质的变化。如果合同关系失去了同一性,例如买卖变为赠与,此时称为合同的更新或更改。对于合同标的的变更是否属于合同变更,学术界存在不同观点,关键在于变更协议是否以原合同的主要权利义务为基础。

合同变更的条件

一、合同性质和内容决定当事人一方可变更合同

某些合同是为当事人一方的利益而设立的,也有一些合同的某些条款是专为当事人一方利益约定的。在一般情况下,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应得的利益。因此,当事人一方在订立合同后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不再需要合同为其带来利益时,可以变更合同。

二、当事人双方经协商同意,并不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当事人双方在进行协商时,必须明确表示意思,而不能模糊不清。如果当事人对合同变更的内容约定不明确,将被推定为未变更。此外,合同变更的内容不能损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不可抗力导致合同的全部义务无法履行

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当不可抗力发生,导致合同无法履行或无法完全履行时,当事人允许变更合同,以使合同的履行成为可能。然而,只有当不可抗力达到使合同无法履行的程度时,才能作为变更合同的理由。如果经过义务人的努力,合同仍然可以履行,那么不可抗力不能作为合同变更的理由。

延伸阅读
  1. 变更劳动合同的条件
  2. 合同因不可抗力损失要求赔偿的法律问题
  3. 监理人可以单方解除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4. 合同解除的法定事由
  5. 口头合同的解除条件

合同履行热门知识

  1. 不可撤销居间合同的要求
  2. 长时间不能履行合同的解决办法
  3. 瑕疵履行在中国法律中的定义
  4. 拒绝履行合同的情形有哪些
  5. 定金返还问题及适用定金罚则的条件
  6. 合同法中的拒绝履行和迟延履行区别
  7. 退工的时候保密协议怎么履行
合同履行知识导航

合同纠纷解决方案

  1. 如何签订委托合同
  2. 乘人之危的合同效力待定
  3. 重大误解的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4. 一方迟延履行,另一方享有合同解除权
  5. 情势变更对合同的影响
  6. 合同预期违约的解除权
  7. 如何订立合同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不锈钢采购合同范本
  3. 包装材料采购合同范本
  4. 舞台租赁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