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5-07
传统民法理论认为,撤销权属于形成权,即权利人仅凭个人意思表示即可改变或消除民事法律关系的权利。然而,业主撤销权所针对的是涉及多数人利益的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的决定,因此其行使应该慎重,并不能仅凭个别人的意愿。因此,物权法并未直接赋予业主撤销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决定的权力,而是要求通过法院审查该决定是否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才能决定是否予以撤销。因此,业主撤销权不属于传统民法所指的形成权。
业主撤销权实质上具有请求权的性质。业主撤销权是业主对自己的合法权益(包括物权、债权、知识产权等)在受到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决定侵害时的侵权排除请求权的一种具体体现。当这种侵权排除请求权直接行使遭到拒绝时,法律赋予业主通过司法途径获得救济的权利。因此,业主撤销权实质上是一种侵权排除请求权。
此外,业主撤销权与我国民法中明确规定的债权人撤销权、合同撤销权相比,也有其特殊之处。业主撤销权属于集体成员撤销权之一,是集体成员中的个体或部分个体对侵害其权益的集体决定进行抗辩的一种方式。物权法设立业主撤销权,旨在防止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滥用权力对业主合法权益造成侵害。
业主撤销权适用于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决定。根据物权法第78条第2款的规定,受侵害的业主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撤销。从字面上理解,业主撤销权适用的客体是业主大会或业主委员会作出的侵害业主合法权益的决定。
然而,根据物权法的相关规定,除了业主大会明确授予的职责外,业主委员会无权作出对业主权益具有现实不利影响的决定。根据物权法第76条的立法目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2条将物权法第78条第2款的规定扩张解释为不仅包括侵害业主的实体权利,也包括作出决定的程序违法。因此,业主行使撤销权的理由可以是:1)决定的内容直接侵害了业主的合法权益,例如剥夺了业主利用公共设施的权利;2)决定的内容并无违法之处,但作出决定的程序违法或超越法定权限。因此,业主撤销权的范围涵盖了实体权益的侵害和程序权益的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