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工龄工资计算的法律指导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合同 > 签订劳动合同法律知识

关于工龄工资计算的法律指导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4-06-02

 
343319

工龄计算方法及其适用范围

一、工龄连续计算法

根据工龄连续计算法,当职工经企业管理机关或企业行政方面调动工作或安排下岗时,其调动或下岗前后的工龄应按照此法进行计算。例如,某职工因工作调动,由单位甲调动至单位乙,其工龄将按照连续计算法进行计算。

如果职工被错误处理,后经复查、平反,其受错误处理的时间可与错误处理前连续计算工龄的时间和平反后的工作时间进行连续计算。

举例来说,某员工于2009年11月份入职,那么该员工应于2010年12月开始享受公司的工龄工资每月¥50元整,于2011年12月开始享受工龄工资每月¥100元整,以此类推。在本公司工作每增加一年,每月工龄工资相应增加¥30元整。

需要注意的是,员工连续请假超过15天或年内请假累计超过30天者,将取消工龄按照新员工待遇执行并重新计算工龄(总经理特批的除外)。如果员工辞职后又复职,原工龄将被取消,按照新入职时间重新计算工龄。试用期间不计算工龄。

二、工龄折算法

工龄折算法适用于从事特殊工种和特殊工作环境的工人。例如,井下矿工或在低于华氏32度的低温工作场所或高于华氏100度的高温工作场所工作的职工。

根据工龄折算法,这些职工的连续工龄可以进行折算。具体而言,每在特殊工作环境工作一年,可折算为一年零三个月。在从事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工业中,每从事此种工作一年,可折算为一年零六个月。

三、合并计算连续工龄

合并计算连续工龄是指在职工的工作经历中,由于一般非本人主观原因间断了一段时间,将这段间断的时间扣除,然后将间断前后的两段工作时间合并计算。

例如,精简退职的工人和职员,退职前和重新参加工作后的连续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

需要注意的是,在计算一般工龄时,应包括本企业工龄在内,但在计算连续工龄时不应包括一般工龄。确定职工保险福利待遇和是否具备退休条件时,一般只使用连续工龄。因此,一般工龄在这种情况下已经失去意义。

在实行基本养老保险个人缴费制度以后,连续工龄视同缴费年限,作为退休和计发养老保险待遇的依据。工作年限或连续工龄的计算应按照国发[1978]104号文件的规定进行,即满一个周年才能算一年。

退休养老金计算方法

退休时的养老金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两部分组成。

个人账户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个人账户养老金 = 个人账户储存额 ÷ 计发月数。

基础养老金的计算公式为:基础养老金 = (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 + 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2 × 缴费年限 × 1%。

退休时的养老金计算还需满足两个条件:

  1. 个人的累计参保缴费年限一般要达到15年(对于老职工,如果过去有国家承认的连续工龄,相应年限可以视同为已缴费。另外,按规定,1998年6月30日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13年6月30日前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累计缴费年限要求为10年)。
  2.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男性60周岁,女性干部55周岁,工人50周岁)。

办理养老金领取手续分两种情况,一是有用人单位的职工由单位在达到退休条件当月到社保经办机构办理;二是社会失业人员在达到退休条件前三个月由本人到户口所在区的退管机构申请、办理。

如果您对工龄工资的计算方法还有其他疑问,请咨询手心律师网律师。

延伸阅读
  1. 工龄认定在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材料
  2. 公务员裁员补偿金额如何计算?
  3. 关于工龄工资计算的法律指导
  4. 合同撤销是必须签订撤销合同吗?
  5. 退休工龄工资计算与维权办法

劳动合同热门知识

  1. 未签劳动合同离职可以要求双倍工资吗
  2. 劳动合同解除规定
  3. 负有竞业限制的员工的举证责任
  4. 劳动合同法规定的试用期限
  5. 第一章:劳动规则
  6. 正式员工入职合同主要条款
  7. 对于员工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吗
劳动合同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