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范围及相关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受案范围法律知识

行政诉讼范围及相关规定

点击数:30 更新时间:2024-03-24

 
335780

行政诉讼范围及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合法权益的规定

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具体情形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机关行政行为的具体情形共有7项。然而,为了充分保护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行政诉讼法还采取了概括式的规定,即: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他人身权、财产权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广泛的人身权、财产权内容

在社会生活中,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人身权、财产权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财产权的一些新的形式不断出现。例如,结婚证并不属于许可证和执照之类,如果公民认为自己符合法定的结婚条件,但民政部门不予登记并发给结婚证书的,公民就可以以民政部门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再例如,某上市股份公司的股票被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停牌,该公司如果不服,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其他行政案件的受理

行政诉讼法还规定,人民法院受理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这是指:对行政诉讼法施行前制定的单行法律、法规规定的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行政诉讼法施行后,仍然有效;行政诉讼施行后,新的法律、法规规定可以提起行政诉讼的案件也应当受理。

人民法院不受理法律规定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的诉讼

法律规定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具体行政行为而提起的诉讼。我国目前法律规定行政机关有最终裁决权的行政行为主要有:1. 商标法规定,对初步审定、予以公告的商标提出异议的,商标局应当听取异议人和申请人陈述事实和理由,经调查核实后,做出裁定。当事人不服的,可以在收到通知15天内申请复核,由商标评审委员会做出终局裁定,并书面通知异议人和申请人。2. 专利法规定,专利复审委员会对申请人、专利权人或者撤销专利权的请求人关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的复审请求所作出的决定为终局决定。3. 集会游行示威法规定,集会、游行、示威的负责人对主管机关不许可的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接到决定通知之日起3日内,向同级人民政府申请复议,人民政府应当自接到申请复议书之日起3日内作出决定。
延伸阅读
  1. 行政裁定适用的范围
  2. 根据新《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的行政诉讼范围
  3. 法律咨询:合法的行政行为应当具备哪些条件
  4. 行政诉讼中的管辖权选择
  5. 一、行政诉讼:协议管辖之现行立法情况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确定行政诉讼地域管辖权的原则
  2. 证据交换的时间安排
  3. 工商部门新规定:消费者投诉受理办法
  4. 行政法基本原则的两种来源
  5. 公安机关查找疑似被侵害失踪人员信息工作规定
  6. 宪法修改的提案主体及历史发展
  7. 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及其特殊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