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的生命力是什么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仲裁的生命力是什么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0-30

 
333822

  我国1994年制定的仲裁法,其基本内容有两项,第一是健全仲裁机构,第二是完善仲裁规则。特别是健全仲裁机构,试想,如果我国现在的仲裁机构仍然是1994年以前的状况,工商合同仲裁、房地产仲裁、技术合同仲裁等等,不同行政系统的仲裁机构林立,各树其帜,我国的仲裁事业现状将不堪设想。当初制定仲裁法时,全国的仲裁机构已有4000个左右,且不说之后10多年可能进行的扩张。因此,绝不能低估仲裁法在推动中国仲裁事业发展方面的巨大作用。当年迈出这一步是很不容易的,把4000个左右的仲裁机构变成统一组建仲裁机构,牵涉面很广,阻力很大。

  我国仲裁法施行10多年,我国政治、社会、经济的发展变化很大,仲裁法在有些方面显出不适应。近年来,修改完善仲裁法引人关注。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仲裁法修改列入立法规划,但这项工作实际没有启动。十一届人大马上就要召开,全国人大法工委现正着手编制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国务院、“两高”(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提出的立法建议很多,其中就有仲裁法的修改,是否列入规划还要经过一定程序。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规划还没有出台,但我觉得仲裁法的修改列上与否不是最主要的,关键问题在于改什么、怎么改。

  修改仲裁法必须搞清楚仲裁的根本性问题:仲裁的生命力是什么?发展道路在哪里?世间解决纠纷的模式基本上就是四种: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我认为,仲裁要有生命力,要继续发展,必须要有“两性”:一是要有“个性”。仲裁必须不同于调解、诉讼,否则不可能有生命力。仲裁必须有自己的特色,应当介于调解与诉讼之间,尽可能吸收调解和诉讼的长处。没有自己的特色,仲裁就没有生命力。二是要有“共性”。仲裁制度、仲裁规则各地可以略有区别,但基础必须一致,要有共性,否则仲裁不可能发展。讲个性是指仲裁与不同的纠纷解决模式相比,一定要有自己的个性,有个性才有生命力。讲共性是指各地的仲裁、中国的仲裁和国际仲裁一定要有共性,有共性仲裁才有发展,才能走向国际化。仲裁的个性需要仲裁机构、仲裁队伍、仲裁规则的保障,仲裁的共性更多地体现在仲裁规则之中。

  北京是仲裁法颁布后最早成立仲裁委员会的七个城市之一。这些年来,北京仲裁委员会加强仲裁工作的制度建设,程序规范,纪律严明,开拓进取,始终走在我国仲裁队伍的前列。特别是北京仲裁委员会在仲裁制度建设方面所进行的积极探索,为我国仲裁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王胜明

延伸阅读
  1. 工作4天辞职过3天老板不发工资可以投诉吗
  2. 工厂裁员未支付经济补偿应如何申请劳动仲裁
  3. 被辞退后多长时间可申请劳动仲裁
  4. 仲裁时效一年规定没有溯及力
  5.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规定的执行问题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劳动仲裁当事人的请求权
  2. 山西省曲沃县法院开庭审理吉县原副县长姜*仲破坏选举一案
  3. 专家认为:修改选举法将开启中国纵向民主新时代
  4. 新规定对村干部选举的要求
  5. 两种程序效力的优先顺序
  6. 我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法修正案(草案)公布,引发选举法修改与人权建设的讨论
  7. 劳动仲裁庭人员缺席的处理方式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