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法工伤工资怎么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工伤认定 > 工伤认定标准法律知识

劳动法工伤工资怎么算?

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3-11-26

 
279207
导读: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总是会有受伤的风险,员工在工作期间可能工作的性质,或者一些其他意外的原因从而使身体受到伤害的,被认定为工伤,并且单位发现之后应及时送往医院医治。并且应该带相应的资料到相应的机构进行工伤认定。那么劳动法工伤工资怎么算?

劳动法工伤工资的计算方式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工作时,可能会因工作性质或其他意外原因导致身体受伤,这被认定为工伤。用人单位在发现工伤后应及时送往医院进行治疗,并提供相应的资料进行工伤认定。那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劳动法中的工伤工资如何计算呢?

一、停工留薪期内的工伤工资

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时,用人单位应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且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如果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一旦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将停发原待遇,按照相关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果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工伤职工可以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

二、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的护理费用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需要护理的情况下,由所在单位负责。在医疗终结(出院后)后申请工伤鉴定时,根据伤残等级要求该公司索赔。

工伤认定的程序及要求

一、工伤认定办法的规定

为了规范工伤认定程序,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相关规定,制定了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执行该办法。

二、工伤认定申请的提出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后,所在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需要延长申请时限,可以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适当延长。如果需要向省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市级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

三、工伤认定申请的材料要求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并提交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以及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工伤认定申请表的样式由劳动保障部统一制定。

四、工伤认定申请的补正要求

如果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完整,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当场或在15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五、工伤认定申请的受理与不予受理

工伤认定申请材料完整且在受理时效内,并属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管辖范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如果不予受理,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书面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六、工伤认定的调查核实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对提供的证据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医疗机构、有关部门及工会组织应当负责安排相关人员配合工作,提供实际情况和证明材料。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进行工伤认定时,对申请人提供的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再进行调查核实。如果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不符合国家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以要求出具证据部门重新提供。

七、工伤认定的决定与送达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决定应当载明用人单位全称、职工的个人信息、伤害情况、认定依据、认定结论等内容,并加盖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工伤认定专用印章。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在工伤认定决定作出后20个工作日内将决定送达给工伤认定申请人、受伤害职工(或其直系亲属)和用人单位,并抄送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八、工伤认定的复议和诉讼

职工或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不予受理决定或工伤认定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通过阅读上述内容,我们了解到工伤认定对于维护员工合法权益非常重要。如果用人单位未申请工伤认定,受伤害职工可以自行或委托亲属申请。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应充分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自己。

延伸阅读
  1. 工伤的定义
  2. 2019年工伤工资规定
  3. 工伤工资规定
  4. 工伤工资赔偿标准:法律规定和最新调整
  5. 少付工伤工资解除合同有赔偿金吗

工伤认定热门知识

  1. 公司活动中的受伤是否构成工伤
  2. 临时工遭受事故伤害可申请工伤认定
  3. 伤情鉴定与伤残评定的定义和联系
  4. 工伤申报与认定的程序
  5. 工伤申报证明逾期了,怎么办
  6. 劳动者在工伤申报时应当履行配合义务吗
  7. 离职体检不合格可以要求赔偿吗
工伤认定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