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6 更新时间:2023-08-18
根据相关规定,工地工伤的责任由以下主体承担:
如果用人单位缴纳了工伤保险,工地工伤的赔偿将由用人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分别按照规定承担。如果用人单位未缴纳工伤保险,那么所有赔偿项目将由用人单位承担。
承包方在经过发包方同意或在施工合同中另有约定的情况下,才可以将部分工程分包,并签订相应的分包合同。转包合同是无效的,如果无效合同造成损失,双方将共同承担责任。如果受雇的人员受伤,除了雇主承担一定责任外,转包方也应承担同等的赔偿责任。
在用人单位非法使用临时工期间,如果造成临时工工伤,那么用人单位应承担临时工的工伤待遇,并受到劳动行政部门的处罚。如果包工负责人未向劳动行政部门报告临时工发生工伤事故,应承担临时工的工伤待遇。如果包工负责人确实无力承担,那么责任将由发包方承担。
工伤职工、其直系亲属或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其直系亲属以及该职工所在单位。
职工发生工伤后,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如果存在残疾或对劳动能力产生影响,应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劳动能力鉴定是对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等级鉴定。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为一级,最轻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无论是工地还是其他类型的职员受伤后,如果想要享受工伤待遇,需要按照规定提出工伤认定请求。被认定为工伤且职员已经缴纳了工伤保险的,责任将由单位和工伤保险基金共同承担。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伤情都会被认定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