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热点 > 仲裁法律知识

仲裁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哪些

点击数:26 更新时间:2022-11-02

 
231818
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曾任法官满八年的;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关于仲裁员应当具备的条件有哪些当然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详细解答。

一、仲裁员的资格条件

1. 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七条,涉外仲裁委员部门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人士中聘任仲裁员。符合条件的人士需通过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取得法律职业资格,并从事仲裁工作满八年。

2. 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七条,涉外仲裁委员部门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人士中聘任仲裁员。符合条件的人士需从事律师工作满八年。

3. 曾任法官满八年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七条,涉外仲裁委员部门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人士中聘任仲裁员。符合条件的人士需曾任法官满八年。

4. 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七条,涉外仲裁委员部门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人士中聘任仲裁员。符合条件的人士需从事法律研究、教学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

5. 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六十七条,涉外仲裁委员部门可以从具有法律、经济贸易、科学技术等专门知识的人士中聘任仲裁员。符合条件的人士需具有法律知识、从事经济贸易等专业工作并具有高级职称或者具有同等专业水平。

根据上述规定,仲裁员应当具备以上条件之一。

二、仲裁员的回避形式

1. 自行回避

自行回避是指仲裁员认为自己具有法定的回避事由,因此主动提出回避请求。仲裁员的自行回避应当向仲裁委员部门提出。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的权力由仲裁委员部门主任担任仲裁员时的自行回避由仲裁委员部门集体决定。

2. 申请回避

当事人认为仲裁员具有应当回避的事由,有权提出要求该仲裁员回避的申请。当事人应在首次开庭前提出回避申请,并陈述理由。如果回避事由在首次开庭后才知道,可以在最后一次开庭终结前提出。当事人可以书面或口头形式提出回避申请。根据仲裁法第36条的规定,当事人申请仲裁员回避的,应向仲裁委员部门提出,由仲裁委员部门主任决定该仲裁员是否回避。仲裁委员部门主任担任仲裁员时,其是否回避由仲裁委员部门集体决定。

延伸阅读
  1. 幼师是否具备报考公务员的资格
  2. 个人独资企业和一人公司的区别
  3. 民法典二手房居间合同有法律效力吗
  4. 加盟店私自转让纠纷怎么处理
  5. 商用密码产品的销售许可制度

社会热点热门知识

  1. 宪法对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规定
  2. 选举法修正案:农民工及流动人员参与选举,城市名额减少
  3. 劳动争议裁决的终局情形
  4. 拖欠工资过了诉讼时效怎么办
  5. 合同仲裁之后还能起诉吗
  6. 什么是协议仲裁制度及仲裁协议?
  7. 旷工被辞退是否有权利享受工资
社会热点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