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怎么处理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保护监察 > 职业病法律知识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怎么处理

点击数:32 更新时间:2022-05-27

 
226584
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及时组织救治、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承担。关于对遭受或者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怎么处理的问题,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你详细解答。

一、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的处理

1. 救治和健康检查

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救治,并进行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

所需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2. 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责任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进行救治、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并承担相应费用。

二、职业病的工伤待遇

1. 医疗费

符合工伤保险诊疗项目目录、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和工伤保险住院服务标准的治疗工伤所需费用,应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2. 住院伙食补助费

职工住院治疗工伤的,所在单位应按本单位因公出差伙食补助标准的70%发放住院伙食补助费。

3. 交通、食宿费用

经医疗机构出具证明,报经办机构同意,工伤职工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所需交通、食宿费用应由所在单位按本单位职工因公出差标准报销。

4. 康复性治疗费用

工伤职工到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构进行康复性治疗的费用应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5. 辅助器具费用

工伤职工因日常生活或就业需要,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安装假肢、矫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轮椅等辅助器具。

6. 护理费

生活不能自理的工伤职工在停工留薪期需要护理的,由所在单位负责。已评定伤残等级并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需要生活护理的工伤职工,应从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生活护理费。

7. 工资福利

停工留薪期内,工伤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对于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的工伤职工,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12个月。停工留薪期满后仍需治疗的工伤职工,可继续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工伤职工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

延伸阅读
  1. 职业病诊断的标准
  2. 劳动卫生规程的定义与目的
  3. 劳动合同终止及其例外情形
  4. 腰肌劳损能不能认定为职业病
  5. 员工擅自离职是否承担法律责任?

保护监察热门知识

  1. 建筑工地拖欠农民工资的法律处理方式
  2. 职业病鉴定期间工资的计算方法
  3. 童工问题:15岁打工是否算童工?
  4. 导读
  5. 用人单位应当支付经济补偿金的21种情形
  6. 仲裁委员会对停工留薪期的评定
  7. 农民工工资支付保障制度的构建和实施
保护监察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