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卫生规程的定义与目的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关系 > 事实劳动关系法律知识

劳动卫生规程的定义与目的

点击数:7 更新时间:2025-06-13

 
418009
劳动者在劳动过程中相对来说是处于比较弱势的地位,如果不对劳动方面作出具体法律规定,那么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比较容易受到侵害。劳动安全卫生规章对于保护劳动者的健康与安全有比较重要的作用。接下来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为您答疑解惑,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劳动卫生规程是为了保护职工在生产和工作过程中的健康,防止、消除职业病和各种职业危害而制定的各种法律规范。职业病是指在劳动过程中,由有害健康的工作背景和劳动条件长期影响所造成的人体器官的疾病。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劳动卫生的法律保障将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劳动卫生规程的主要内容

1、防止粉尘危害的规定

劳动卫生规程要求各生产单位,凡是有粉尘作业环境的,要努力实现生产设备的机械化、密闭化,设置吸尘、滤尘和通风设备。

2、防止有害有毒物质危害的规定

在劳动生产过程中,有毒有害的气体和液体的长期影响会严重地损害工人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劳动卫生规程严格规定了车间作业环境中有害有毒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如一氧化碳为每立方米不超过30毫克、“六六六”为每立方米不超过0.1毫克等。

3、防止噪音和强光的规定

在从事衔接、锻压、电焊、冶炼等作业环境中所产生的噪音和强光,对作业工人的视觉和听觉都有不良影响。劳动卫生规程要求作业环境要有消音设备,工人操作时要配备个人防护用品等。

4、防暑降温和防寒的规定

作业时环境的温度应有统一规定,高温和高-寒对工人都有不良影响。工厂安全卫生规程规定,室内工作地点的温度经常高于35摄氏度时,应采取降温措施;低于5摄氏度时,应设取暖设备。

5、通风照明的规定

工作场所的光线应该充足,采光部分不要遮蔽。通道应该有足够的照明。

6、个人防护用品的规定

从事有灼伤、烫伤或者容易发生机械外伤等危险的操作,在强烈辐射热或者低温条件下的操作.散放毒性、刺激性、感染性物质或者大量粉尘的操作,经常使衣服腐蚀、潮湿或者特别肮脏的操作,都要按照规定发工作服、工作帽、口罩、手套、护腿、鞋盖、防护眼镜、防毒面具、防寒用品等防护用品。

延伸阅读
  1. 赡养义务的定义和内容
  2. 劳务派遣的定义和概念
  3. 事业单位人员自动离职的法律处理方式
  4. 工伤鉴定程序是否需要本人参与
  5. 补报工伤的条件

劳动关系热门知识

  1. 儿童是否可以从事暑期工作
  2. 企业应支付受疫情影响的职工报酬
  3. 实习期员工辞职的法律规定
  4. 员工不胜任现有工作岗位能否随意调岗
  5. 员工应对单位的调岗行为的法律规定和应对方式
  6. 试用期因怀孕被辞退的补偿标准
  7. 问题一:员工是否应无条件服从企业的调岗决定?
劳动关系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