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劳动工伤 > 劳动争议 > 劳资纠纷法律知识

依法惩治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犯罪的法律适用问题解释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9-10

 
367407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拒不支付劳动报酬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一条 劳动报酬的定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法律规定,劳动者应得的报酬包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应当视为刑法第276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第二条 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行为

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视为刑法第276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1. 隐匿财产、恶意清偿、虚构债务、虚假破产、虚假倒闭或者以其他方法转移、处分财产的;
  2. 逃跑、藏匿的;
  3. 隐匿、销毁或者篡改与劳动报酬相关的账目、职工名册、工资支付记录、考勤记录等材料的;
  4. 以其他方法逃避支付劳动报酬的。

第三条 数额较大的界定

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视为刑法第276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

  1. 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 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各地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上述数额范围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并报最高人民法院备案。

第四条 政府责令支付后仍不支付的情形

经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或者政府其他有关部门依法责令支付劳动报酬,但在指定的期限内仍不支付的,应当视为刑法第276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但有证据证明行为人有正当理由未知悉责令支付或者未及时支付劳动报酬的除外。

如果行为人逃匿,无法送达责令支付文书给其本人、同住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负责收件的人,但相关部门已通过在行为人的住所地、生产经营场所等地张贴责令支付文书等方式责令支付,并采用拍照、录像等方式记录的,应当视为“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

第五条 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以下情形之一,应当视为刑法第276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造成严重后果”:

  1. 造成劳动者或其被赡养人、被扶养人、被抚养人的基本生活受到严重影响,导致重大疾病无法及时医治或失学;
  2. 对要求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使用暴力或进行暴力威胁;
  3.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

第六条 情节轻微的处理

如果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在刑事立案前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认定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构成犯罪;在提起公诉前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减轻或免除刑事处罚;在一审宣判前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从轻处罚。

对于免除刑事处罚的情况,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予以训诫、责令具结悔过或赔礼道歉。

如果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造成严重后果,但在宣判前支付劳动报酬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的,可以酌情从宽处罚。

第七条 违法用工单位的处罚

对于不具备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或个人,违法用工且拒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76条之一的规定,以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条 实际控制人的追究责任

如果用人单位的实际控制人实施拒不支付劳动报酬行为,构成犯罪的,应当依照刑法第276条之一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单位的刑事责任

如果单位拒不支付劳动报酬构成犯罪,依照本解释规定的个人犯罪量刑标准,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定罪处罚,并对单位判处罚金。

劳动争议热门知识

  1. 公司被收购,员工的补偿权益
  2. 民事赔偿的诉讼时效及其起算
  3. 单位是否能向员工收取押金?
  4. 在现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是否不能休年假
  5. 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的一般调解程序
  6.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的操作规程
  7. 彩礼请求权的诉讼时效
劳动争议知识导航

工伤赔偿解决方案

  1. 河北省最低工资标准
  2. 加班加点的计算与补休
  3. 追讨工资的法律时效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劳动者工作不想做了如何随时解除
  6. 何种情形下用人单位不得解除劳动合同
  7. 申请工伤赔偿首先应存在事实劳动关系

劳动人事合同下载

  1. 出国培训协议范本
  2. 劳务协议书范本
  3. 快递公司劳务合同范本
  4. 酒吧规章制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