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不动产登记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其它房产知识 > 房地产产权法律知识

什么是不动产登记

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2-03-28

 
213806
对于不动产登记,很多人不了解,这是指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关于什么是不动产登记的问题,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为您进行详细解答。

一、不动产登记到底是什么意思

1、不动产登记的意思:是《民法典》确立的一项物权制度,是指经权利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由国家专职部门将有关不动产物权及其变动事项记载于不动产登记簿的事实。作为物权公示手段,不动产登记本质上为产生司法效果的事实行为而非登记机关的行政管理行为。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二百零九条 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第二百一十条 不动产登记,由不动产所在地的登记机构办理。

国家对不动产实行统一登记制度。统一登记的范围、登记机构和登记办法,由法律、行政法规规定。

第二百一十一条 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二、不动产登记的作用

不动产登记的作用主要体现在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1、规范房屋登记行为。

通过《不动产登记办法》的实施,确立房屋登记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开展房屋登记工作的具体标准,明确房屋登记机构应当严格遵守的登记程序和履行的职责,保证登记机构在房屋登记实践中能够准确地进行房屋登记。

2、维护房地产交易安全。

通过《不动产登记办法》的实施,保证公示的房屋权利状况等房屋登记记载事项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利于维护当事人之间房屋交易的安全和便捷。登记制度、赋予登记以公信力,目的就是保护交易安全。同时,保护交易安全,也就意味着对善意第三人权益的保护。

3、保护权利人的合法权益。

《不动产登记办法》应当从方便权利人进行登记和切实保障其权利出发来设计房屋登记程序。登记是不动产物权的法定公示手段,“不动产登记簿是物权归属和内容的根据”,这确立了登记的权利推定规则,凡是记载于登记簿的权利人即被推定享有该项权利。因此,在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速、房地产交易法律关系和权属变化复杂的情况下,登记法律制度的完善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的作用。

延伸阅读
  1. 婚后买房怎样才能属于个人财产所有
  2. 依嘱托登记行为的定义和法律规定
  3. 二手房买卖适用于物权法吗?
  4. 房屋过户登记申请的时效限制
  5. 房产证抵押贷款怎么查

其它房产知识热门知识

  1. 科研用地的抵押权问题
  2. 国有划拔宅基地的买卖问题
  3. 使用年限
  4. 拆迁安置房买卖协议的法律效力问题
  5. 农村宅基地的确权和使用权问题
  6. 离婚房产去名字费用的相关法律问题
  7. xx市国土资源局xx分局: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其它房产知识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