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落实的四早措施是哪些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民生政策 > 社会保障 > 实时政策法律知识

疫情防控落实的四早措施是哪些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4-03-17

 
176597
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常态化的疫情防控阶段,疫情防控主要任务是内防反弹外防输入,疫情防控落实四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疫情防控落实的四早措施有什么?下面由手心律师网小编为读者进行的解答,希望以下的知识对读者有所帮助。

疫情防控落实的四早措施是哪些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形势下,疫情防控落实四早措施是指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相关法律规定

《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关于做好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的指导意见》(节选)

一、坚持预防为主

1.科学佩戴口罩

在人员密集的封闭场所、与他人小于1米距离接触时佩戴口罩。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在密闭公共场所工作的营业员、保安员、保洁员、司乘人员、客运场站服务人员、警察等人员以及就医人员等要佩戴口罩。

2.减少人员聚集

注意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减少非必要的聚集性活动,减少参加聚集性活动的人员。尽量不前往人员聚集场所尤其是密闭式场所。

3.加强通风消毒

室内经常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公共场所、场站码头、公共交通工具要落实日常清洁、消毒等卫生措施。

4.提高健康素养

养成“一米线”、勤洗手、戴口罩、公筷制等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咳嗽、打喷嚏时注意遮挡。

二、落实“四早”措施

5.及时发现

落实公共场所体温检测措施,加强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排查,做到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无症状感染者的“早发现”,并按要求“早报告”,不得瞒报、漏报、迟报。

6.快速处置

24小时内完成流行病学调查,充分发挥大数据等优势,尽快彻底查明可能的感染源,做好对密切接触者的判定和追踪管理。落实“早隔离”措施,及时对确诊病例、疑似病例进行隔离治疗,对无症状感染者、密切接触者实行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对可能的污染场所全面终末消毒。

7.精准管控

依法依规、科学划定防控区域范围至最小单元(如楼栋、病区、居民小区、自然村组等),果断采取限制人员聚集性活动、封锁等措施,切断传播途径,尽最大可能降低感染风险。及时公布防控区域相关信息。

8.有效救治

指定定点收治医院,落实“早治疗”措施,加强中西医结合治疗。及时有效全面收治轻症患者,减少向重症转化。坚持“四集中”,对重症患者实施多学科救治,最大限度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患者治愈出院后,继续集中或居家隔离医学观察14天。

延伸阅读
  1. 疫情期间是否可以停薪?
  2. 延迟复工期间在家办公工资怎么发放
  3. 上海隔离期间工资怎么算
  4. 疫情期间工资怎么办
  5. 疫情期间工资减半正常吗

社会保障热门知识

  1. 未成年人办理身份证所需材料
  2. 城市建设配套费申请程序详解
  3. 法律规定拒捕的处罚
  4. 延迟复工工资新政策解析
  5. 延迟复工工资政策更新:法律专家解读新规定
  6. 地方截留调用医疗物资如何处罚
  7. 如何认定涉疫妨害公务犯罪
社会保障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