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可以约定留置权吗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担保法 > 留置 > 留置权法律知识

合同可以约定留置权吗

点击数:8 更新时间:2020-05-25

 
15878
如果双方当事人要成立留置权的话,是需要满足留置权成立的法定条件的。如果债权人要实现自己的留置权的话,是需要依据法定的程序,满足法定的条件的。有的朋友就会疑惑,合同可以约定留置权吗?下面,手心律师网小编详细为您介绍具体内容。

合同可以约定留置权吗

留置权是一种法定的担保物权,合同不可以约定排除留置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八十四条第三款规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约定不得留置的物”,承认了当事人可以约定部分地排除留置权。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的原则,《担保法》司法解释进一步作出了当事人可以约定全部地排除留置权。该解释107第规定:“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排除留置权,债务履行期届满,债权人行使留置权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

留置是债权人以继续占有控制债务人的财产,迫使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担保方式。留置权是债权人依照法律的规定而直接享有的权利,具有直接支配留置物和留置物的交换价值的效力。留置是《担保法》规定的一种债的担保方式,实质上是法定质权。留置权的取得条件、适用范围、担保范围和留置权的效力、留置权的实现、消灭都由法律明确规定,不允许当事人约定,这是留置权与其他担保物权的区别之一。

既然留置权是债权人的权利,债权人可以依法享有留置权,也可以预先抛弃留置权。法律虽然不允许当事人任意设定留置权,但是,根据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应当允许当事人约定排除留置权。《担保法》和《担保法》司法解释明确了允许当事人预先排除留置权的行使正是基于这一理由。

当事人在合同中预先约定排除留置权的,债权人在留置权条件成立时也不能留置该物,只能采取其他措施来实现自己的债权,即使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也不予以支持。债权人与债务人应当在合同中约定,债权人留置财产后,债务人应当在不少于两个月的期限内履行债务。债权人与债务人在合同中未约定的,债权人留置债务人财产后,应当确定两个月以上的期限,通知债务人在该期限内履行债务。

延伸阅读
  1. 法律上留置权适用范围
  2. 贷款担保人的期限
  3. 留置担保合同的具体内容
  4. 留置权的法定性
  5. 留置权的实现条件

留置热门知识

  1. 留置权的适用范围
  2. 商事留置权的善意取得
  3. 法律规定留置权的要件
  4. 延长留置措施办理程序
  5. 抵押质权与留置权
  6. 人被监察委留置的严重性
  7. 留置物丧失的法律后果
留置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