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主实现共有物权的形式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房地产 > 业主权利 > 业主维权指南法律知识

业主实现共有物权的形式

点击数:15 更新时间:2020-07-21

 
157636
首先来说,共有物权是两个人所享有的,缺一不可。其中实现业主共有物权一般是业主委员会给予的权利。并且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

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是业主全体的代表,业主全体通过业主大会或者业主委员会实现对共有部分的所有权及一切派生的权利。《物权法》第七十五条规定,业主可以设立业主大会,选举业主委员会。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对设立业主大会和选举业主委员会给予指导和协助。

在德国民法,共有指“按份共有”,没有提出“共同共有”的概念,但事实上规定了共同共有的法律关系。如德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八条规定的合伙,德国商法典第一百零五条、第一百零六条规定的合伙公司、夫妻共同财产和尚未分割的共同继承财产的所有权等。

这种共有关系并没有规定在德国民法典物权编中的“共有”一节中,而是在它的第二编即债务关系编的第十四节“团体”和第十五节“共同关系”之内。

而我国台湾地区“民法”,共有事实上包括按份共有、“公同共有”(共同共有)及“准共有”。我国民法通则虽然也把共有分为按份共有与共同共有,但哪些是按份共有,哪些是共同共有,并无明确规定。

2、在共有的概念中要区分共有与公有的关系问题

共有和公有不同。“公有”是指社会经济制度,即公有制。就公有财产权来说,它和共有在法律性质上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第一,共有财产的主体是多个共有人,而公有财产的主体是单一的,在我国为国家或集体组织。全民所有的财产属于国家所有,集体所有的财产则属于某集体组织成员集体所有。第二,公有财产已经脱离个人而存在,它既不能实际分割为个人所有,也不能由个人按照一定的份额享有财产权利。在法律上,任何个人都不能成为公有财产的权利主体。所以,有人认为集体所有是一种共同共有的观点是不对的,集体所有是一种抽象的概念,集体所有的财产不能量化到集体经济组织的成员。而在共有的情况下,特别是在公民个人的共有关系中,财产并没有脱离共有人而存在。共有财产在归属上为共有人所有,是共有人的财产。所以,单个公民退出或加人公有组织并不影响公有财产的完整性,但是,公民退出或加人共有组织(如合伙),就会对共有财产发生影响。

延伸阅读
  1. 物权法对建筑物所有权的划分
  2. 搬迁新楼房需要注意什么
  3. 小产权房的楼顶是归楼顶的用户吗
  4. 业主的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5. 物业有权赶走租户吗

业主权利热门知识

  1. 业主大会与业主委员会的区别及职责
  2. 房屋漏水的处理程序及责任划分
  3. 相邻权原则与相邻关系的处理
  4. 案情简介:邻居违建纠纷
  5. 地役权的性质和相关规定
  6. 成立业主委员会所需材料
  7. 业主委员会决定的撤销程序
业主权利知识导航

房产纠纷解决方案

  1. 保障性住房申请
  2. 小区停车位的归属权
  3. 房屋相邻关系
  4. 购买小产权房的风险
  5. 房屋的出卖方违约后的救济
  6. 开发商未取得许可证的商品房买卖
  7. 借名买房纠纷

买卖租房合同下载

  1. 经营场所租赁合同范本
  2. 居间买卖合同范本
  3. 购房买卖合同范本
  4. 个人房屋买卖合同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