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伙债务清偿制度的重要规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合伙企业法 > 合伙企业管理 > 入伙退伙法律知识

合伙债务清偿制度的重要规定

点击数:4 更新时间:2025-06-15

 
409983
合伙债务在进行清偿时,会涉及到对合伙人债务的承担,合伙企业债务清偿制度关系到合伙债务人的利益,因此,弄清楚制度有利于使合伙债务在清偿时避免一定的纠纷。手心律师网小编整理了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相对独立性制度

根据责任承担顺序,合伙债务清偿制度规定,在企业正常运行期间,合伙人的财产与合伙企业的财产是相对独立的。债权人在主张权利时,应直接针对合伙企业而不是合伙人。只有在合伙企业进入清算程序后,才会考虑是否涉及合伙人的连带责任。根据合伙企业债务清偿能力来判断是否启动合伙人的连带责任。如果合伙企业有足够财产清偿债务,则应以企业全部财产进行清偿,并按照约定或法定的股权比例向投资人分配剩余财产。

连带责任

当合伙企业无法清偿到期债务时,合伙人应承担连带责任。这里的“无法清偿”是指企业在“资不抵债”情况下的客观不能,而不是指企业未按约履行义务所导致的迟延清偿。债权人可以向法院提出破产清算申请,或要求普通合伙人进行清偿。合伙企业被宣告破产时,普通合伙人应承担无限连带责任。因此,合伙人的无限连带责任是一种补充清偿责任。合伙企业在正常运行期间不涉及投资人的消极责任启动,是因为合伙企业在法律上具有独立的商事主体地位。

债权竞争时的分别优先权制度

当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财产足以清偿各自的债务时,各债权人应遵循相对性原理,分别向各自的债务人主张权利。合伙企业的债权人不得直接向合伙人主张权利,合伙人的债务人也不得直接向合伙企业主张用合伙人的股权进行清偿。然而,当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和合伙人的债权人同时存在时,可能产生两类债权人之间的权利竞争。在直接债务人的责任能力不足时,这种冲突会更为严重。根据“分别优先权”规则,合伙企业的债权人在合伙企业的财产中享有优先权,合伙人的债权人在合伙人的财产中享有优先权。如果一方的优先权用尽后还有剩余财产,另一方享有补充求偿权。分别优先权的法律基础是合伙企业和合伙人的商事主体地位相对独立,且各自的债务产生于不同的法律主体之间。

债权人行使抵消权的条件限制

当某个第三人既是合伙人的债权人又是合伙企业的债务人时,该第三人不得以其对合伙人的债权来对其所负的合伙企业债务行使抵消权。但如果该债务是由于执行合伙事务或与合伙企业直接相关的事由所产生的,则不受限制。换句话说,第三人行使抵消权应受到与合伙企业直接相关的条件限制。否则,无条件地行使抵消权等于使其在合伙人处享有的债权得到全额清偿。这在合伙人存在多个债权人且偿债能力不足的情况下对其他债权人会产生不公平,并损害合伙企业及其他合伙人的合法利益。

延伸阅读
  1. 合伙企业债务的清偿责任
  2. 个人合伙纠纷处理原则
  3. 合伙企业中的债务分担责任
  4. 合伙人的债务承担
  5. 一、合伙企业债务清偿规则

合伙企业管理热门知识

  1. 个人代持股协议范本
  2. 合伙协议
  3. 合伙协议
  4. 合伙协议效力的认定方法
  5. 地区独家代理权
  6. 战略合作协议
  7. 三方合伙经营理发店协议
合伙企业管理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