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通知
点击数:20 更新时间:2023-11-25
行政不作为通知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行政不作为是指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未履行或拖延履行其法定职责的状态。它是指行政主体未履行具体的法定作为义务,并且在程序上没有明确表示的行政行为。行政中的“不作为”行为是指在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符合条件的申请下,行政机关应该依法实施某种行为或履行某种法定职责,但行政机关无正当理由却拒绝作为的行政违法行为,也被称为“不作为违法”或“消极违法”行为。
行政不作为的法律救济途径
一般情况下,对行政不作为可以通过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两种途径进行救济。根据1999年颁布的《行政复议法》第六条八、九、十项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如果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办理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执照、资质证、资格证等证书或审批、登记相关事项的申请,未履行保护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受教育权利的法定职责,或未发放抚恤金、社会保险金或最低生活保障费等三类行政不作为,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根据1989年的《行政诉讼法》第十一条第一款四、五、六项规定,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如果行政机关拒绝颁发或不予答复申请行政机关颁发许可证和执照,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的法定职责,或认为行政机关未依法发放抚恤金等三类行政不作为行为(拒绝颁发和拒绝履行不应视为行政不作为行为)。
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式
行政不作为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拒绝履行、不予答复和拖延履行。行政不作为与行政中的“乱作为”一样,都可能侵犯或损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