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2 更新时间:2024-02-09
根据诉讼活动中证明案件事实的客观规律,证据应具有“三性”,才能作为有效的证据,起到证明案件事实的作用。
客观真实性是指诉讼证据必须是能证明案件真实的、不依赖于主观意识而存在的客观事实。这些客观事实发生在诉讼主体进行民事、经济活动中,或发生在诉讼法律关系形成、变更或消灭的过程中。它们是当时作用于他人感官而被看到、听到或感受到的,留存在人的记忆中的,或作用于周围环境、物品引起物件的变化而留下的痕迹物品。这些客观事实也可能由文字或某种符号记载下来,甚至成为视听资料等等。客观真实性是诉讼证据的最基本的特征。
证据的关联性是指作为证据的事实不仅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且它必须与案件所要查明的事实存在逻辑上的联系,从而能够说明案件事实。只有与要证明的事实有联系的事实,才能单独或与其他事实一起证明保证案件真实的存在或不存在。即使某事实是真实的,如果它与要证明的事实没有联系,也不能作为证明争议事实的证据。
证据的合法性是指证据必须由当事人按照法定程序提供,或由法定机关、法定人员按照法定的程序调查、收集和审查。也就是说,无论是当事人提供的还是人民法院主动调查收集的诉讼证据,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程序。不按照法定程序提供、调查收集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此外,证据的合法性还包括证据必须具备法律规定的形式。对于某些法律行为的成立,法律规定了特定的形式,如果不符合法律所要求的形式,该项法律行为就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