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才能提异地管辖权异议
点击数:14 更新时间:2023-10-27
如何行使异地管辖权异议
一、异议主体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规定,只有本案的当事人才有权提出管辖权异议。其他诉讼参加人无权就管辖问题向法院提出意见,也不能以此为借口不参加诉讼。通常情况下,被告和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可以提出异议。原告作为起诉方,一般不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然而,在案件移送管辖后,原告有权向受移送法院提出管辖权异议。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由于在诉讼中居于辅助一方当事人的地位,不具有异议权。
二、异议时间
管辖权异议必须在法院受理案件之后,并且在提交答辩状期间提出,否则异议无效。超过法定期间,人民法院将不再受理。当事人在此期间提出异议后又要求撤回的,法院应予允许。然而,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如果出现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或追加了案件当事人,他们的管辖异议权不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原告可以口头起诉,被告因未收到起诉状,不能书写答辩状,因此管辖异议不受答辩期间的限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中,因不存在争议的双方,所以不存在“提交答辩状期间”,管辖权异议也不受限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人民法院裁定其承担民事责任的情况下,如对一审管辖权有异议,在二审期间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对管辖权提出异议,这种异议不应受“提交答辩状期间”的限制。
三、异议形式
诉讼管辖异议应当采取书面形式,但口头形式亦应允许。异议书可以随答辩状一并提出,也可以单独书写。
四、异议提出地点
管辖权异议书应向受理该案的人民法院提出。受理该案的法院在对该案进行实体审理之前,应先审议当事人对管辖权提出的异议,并就该案是否存在管辖权问题作出书面裁定。对于满足上述形式要件的管辖权异议,人民法院应慎重地进行实质审查。经审查认为异议成立的,由受诉人民法院作出裁定,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