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司法管辖理论是以地域、当事人的国籍和当事人的意志为基础的。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9条对侵权案件的管辖是这么规定的,“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网络侵权案件与一般侵权案件相比,既有共性,又有一定的差异。就国内司法管
在销售商品侵犯商标权诉讼中,作为商标权利人的原告对侵权被告所提出的诉讼请求中一般会包含停止侵权、赔偿损失的要求,因此法院最终的判决中往往也会判令侵权人停止侵权、赔偿权利人一定金额的经济损失。在这种情况下,就不可避免的涉及到对后面的诉讼是否属于重复诉讼
原告家人在给原告换衣服时发现其右手瘫痪,经上饶骨科专家诊断为:新生儿臂丛神经损伤。被告在处理原告出生时未正确判断胎位异常,产钳助产时操作存在严重过失,致使原告损伤,应当对原告的损害后果承担全部民事责任。据此,原告父母起诉要求判令被告赔偿原告因人身侵权而
发生交通事故后,双方不能就赔偿事宜协商一致的,事故受害方可以选择去法院起诉对方,要求索赔。司法实践中,如果对方车辆投保保险,可以在起诉状中将侵权方的司机,车主,以及侵权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一并列为被告,其目的是能够最大限度的获得赔偿。《民法总则》188条
原告鲁*成,男,2003年2月出生。原告鲁*成母亲张*荣怀孕后到被告宁波市镇海区蟹浦镇卫生院做产前检查,在该院共做了四次B超检查。2003年2月26日原告鲁*成在骆驼医院分娩,但原告出生后发现左手腕关节以下缺失。原告鲁*成认为,由于被告B超诊断失误,造成残疾儿童出生,
原告诉称,原告获准进口齐-秦《美丽境界》的音像制品,并享有批发、零售该音像制品的权利。被告擅自销售的CD音像制品《齐-秦齐唱情歌》侵犯了原告享有权利的齐-秦《美丽境界》权利曲目,侵害了原告依法取得发行权。据此,诉请人民法院判令:两被告连带赔偿原告损失9500
为正确审理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法律的规定,结合审判实践,制定本解释。第六条第一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污染环境、破坏生态行为发生地、损害结果地或者被告住所地的
该条司法解释规定:“网络著作权侵权纠纷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
环保局当日派员到现场抽取水样化验,结论为:两被告厂排放口PH值分别为219、231,原告塘外小河PH值为310,均超过国家标淮。②损失情况,其中蟹种、鱼种、河鳗、河虾等直接损失共计18155元,生产损失目前约为1—2万元间;③建议两厂停止生产和停止排放污水,用生石灰化浆
根据相关规定,侵犯著作权的诉讼时效为两年,自著作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侵权行为之日起计算。权利人超过两年起诉的,如果侵权行为在起诉时仍在持续,在该著作权保护期内,人民法院应当判决被告停止侵权行为;侵权损害赔偿数额应当自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诉之日起向前推算
在网络名誉侵权诉讼中,原告因无法取得被告侵权的网上数据信息,故其可以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十七条规定,申请人民法院向网络服务提供商进行调查。通过法院调取的IP地址、注册ID、上网时间等记录的分析,可确定或基本框定侵权行为人的身份。
据此,该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吴某作出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收了未销售的侵权白酒5瓶,罚款5000元。今年5月,**贡酒公司以侵害商标权为案由向某市中级人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被告吴某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贡酒公司注册商标专用权的行为,并赔偿原告的经济损失及其他原告为
侵权行为地包括实施被诉侵权行为的网络服务器、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对难以确定侵权行为地和被告住所地的,原告发现侵权内容的计算机终端等设备所在地可以视为侵权行为地。在这里,“侵权行为地”一词有了新的含义。可以看出,该《解释》对网络案件的管辖原则是以被
本文介绍了关于名誉权纠纷的相关问题。首先,根据《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规定,名誉权纠纷的管辖法院应为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的人民法院。其次,对于受到侵害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来说,可以将侵权结果发生地认定为受侵权者的住所地。其次,对于侵犯名誉权
公证保全,一般是专利权人及其利害关系人就存在的侵权行为,向公证机关提出申请,对其购买侵权产品的过程及购得的侵权产品进行公证,或对侵权现场或对侵权产品的安装地进行勘查公证,取得公证书,从而证明被告存在侵权行为。综上所述,专利侵权的诉讼申请主要有两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