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期限都是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即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第41条:“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即抵押权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所以说,房地产抵押期限的起始日为抵押合同登记生效之日;故房地
抵押的财产称之为抵押物,债务人或第三人称之为抵押人,债权人称之为抵押权人;而质押合同自质物或质权移交于质权人占有时生效,质押合同的内容与抵押合同的内容基本相同。质押无法质押不动产(如房产),因为不动产的转移不是占有,而是登记。
依据《担保法》的规定,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所以抵押未办理登记的,属于普通的债权,不能优于一般债权受偿。抵押物已登记的先于未登记的受偿。因为抵押权属于担保物权的一种,所以应当严格遵循物权法定的原则。若抵押权根据合同当事人约定就可消灭,则有违物权法
担保公司向债务人出借款项时,要求债务人或者第三人提供抵押担保的,抵押合同生效后,担保公司就中抵押权人。前款规定的债务人或者第三人为抵押人,债权人为抵押权人,提供担保的财产为抵押物。抵押权人未将扣押抵押物的事实通知应当清偿法定孳息的义务人的,抵押权的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抵押人与抵押权人签订抵押合同时,如果没有办理抵押登记的,抵押合同是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的。第一百八十八条 以本法第一百八十条第一款第四项、第六项规定的财产或者第五项规定的正在建造的船舶、航空器抵押的,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设立;未
《民法典》规定了浮动抵押权的设立时间和登记效力。浮动抵押权在抵押合同生效时确定设立,未经登记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浮动抵押权的主体限于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农业生产经营者
我国《担保法》第41条规定:“当事人以本法第42条规定的财产抵押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由于抵押权以不转移抵押物的占有为特征,为保证抵押权人利益,世界各国法律均规定了抵押登记制度。另外,抵押权登记也可以有效地防止重复抵押现象的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担保法》有效时期为2020年12年31日止,届时与《民法典》相冲突的条款失效,相关的司法解释同时失效,由新颁布的司法解释替换。因此每次签订主合同同时,一定要标明其以上合同系某字号最高抵押合同,否则,会涉嫌 合同的歧义造成抵押权
依据我国《物权法》的规定,我国的财产可以分为动产、不动产等,而财产是可以用于抵押的,为债务提供担保,用动产进行抵押的,一般是需要签订抵押合同的。
抵押登记无效的,抵押合同不生效,抵押人不承担债务担保的责任,债务由债务人承担。当事人办理抵押物登记的,登记部门为抵押人所在地的公证部门。负有清偿债务义务的一方不履行义务时,房屋抵押人可以直接行使房屋抵押权,不依靠债务人的行为即可实现其权利。房屋抵押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房屋处于质押状态的,签订房屋买卖合同是无效的,房屋买卖合同不能对抗抵押权人,抵押人不履行债务时,抵押权人可以实现抵押权。第四十九条 抵押期间,抵押人转让已办理登记的抵押物的,应当通知抵押权人并告知受让人转让物已经抵押的情况;抵
合同当然是有效的,必须登记的抵押权,如未登记,只是抵押权可能未生效。根据物权法所规定的区分原则,是否办理抵押权登记不影响抵押合同的效力,抵押合同是否有效根据合同该自身予以判断。抵押合同有效但未办理抵押权登记的情形下,抵押人负有两种义务,一是协助债权人
《民法典》于2021年1月1日生效,《物权法》生效日期为2020年12月31日止,届时此条例被《民法典》所替换,相关的司法解释也会失效。以该类财产制定抵押的,应当向抵押人住所地的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办理登记。抵押权自抵押合同生效时发生效力;未经登记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
房屋抵押合同是以房屋作为抵押物的合同,其标的物无法转移地点和位置。合同必须是书面形式,并在房管部门登记。该合同是为了保障主合同的履行而设立的,如果主合同不存在,抵押合同也不存在,除非另有约定。合同生效后,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所有人不能未经抵押权人同
房地产抵押合同的生效时间为抵押合同登记之日起生效。当事人以房地产抵押担保的,应当办理抵押物登记,抵押合同自登记之日起生效。债务履行期届满抵押权人未受清偿的,可以与抵押人协议以抵押物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该抵押物所得的价款受偿;协议不成的,抵押权人可以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