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2012年司法考试行政法历年真题解析——多项选择题
宋某认为乙县公安局的行为违法,提起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法》第十八条规定,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公安局接该厂厂长举报,经调查后决定对甲拘留15日、乙拘留5日,对其他人未作处罚。甲向法院提起行政
法院的赔偿款是属于国家赔偿中的刑事赔偿或者行政赔偿,而不属于行政性的罚款,赔偿和罚款的性质是不一样的。人民法院作出罚款决定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定的法律依据是有关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处罚法》。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四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对于以下情况的起诉,有相应的处理方式:一是符合行政诉讼法规定的行政诉讼案件,应告知原告向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二是根
在我国行政法学领域,行政主体是指享有行政职权,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另外,有的学者提出,除以上两类外,其他公权力组织也可能是行政主体。行政主体理论对我国行政诉讼领域的影响较大。从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可以看出,法院只受理针对行政
行政赔偿是国家赔偿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的行政赔偿制度最早由1954年宪法确立,现行宪法再次规定,1989年《行政诉讼法》有所发展。1994年《国家赔偿法》的颁布,标志着
新旧法冲突适用规则应体现为新法优于旧法和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则,当新的行政法律规范与旧的行政法律规范相冲突时,除旧法具有溯及力外,人民法院应当适用新法,即对新法生效后发生的事件适用新法,对新法生效前发生的事件适用旧法。但当新法明确规定有溯及力时除外。
司法罚款是人民法院对妨害民事、行政诉讼行为采取的强制措施,目的是制裁妨害诉讼的行为,防止妨害诉讼行为的再次发生。人民法院作出罚款决定的法律依据是《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行政机关作出罚款决定的法律依据是有关行政法律规范和《行政处罚法》。
行政不作为不等同于不履行法定职责,两者无论从外延或内涵上都有很大的区别。不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富有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规定的职责,有能力履行而明示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的行为,实际上行政诉讼法所规定的仅仅是不履行法定
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机关制定适用于不特定人和事的规范性文件的行为。抽象行政行为包括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法律行为,以及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提起的行政诉讼,包括对不服行政
行政诉讼中的原告是指对行政主体具体行政行为不服,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以自己的名义向人民法院起诉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行政诉讼的被告是指被原告起诉指控侵犯其行政法上的合法权益和与之发生行政争议,而由人民法院通知应诉的行政主体。法律、法规规定应当
行政法治的完善要求加深对行政行为的审查。我国行政诉讼法部分地吸收了行政合理性原则,即对滥用职权、行政处罚显失公正的情况进行审查。也就是说,行政复议机关有权依法对具体行政行为是否合法和适当进行审查。行政合理性原则全面适用于行政复议领域。这样,由于行政诉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七条规定,行政诉讼第三人是因与被提起行政诉讼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通过申请或法院通知形式,参加到诉讼中来的其他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这种法律关系既有第三人与被告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也有第三人与原告之间的行政法律关系,还包
根据《行政诉讼法》关于不受理案件的规定,人民法院不对其受理的事由有: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行政法规、规章等行政机关发布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决定;行政机关对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奖惩、任免决定;法律规定由行政机关最终裁决的行政行为。
当事人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或者调解书发生法律效力后六个月内提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行政诉讼法第六十条规定的审理期限(3个月)。行政再审申请书一式五份,应载明
行政诉讼法律冲突适用规则,是指人民法院在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时,为解决法律适用冲突所采取的方法和所遵循的规则,由此决定选择适用相应的行政法律文件或具体行政法律规范条款。在各种不同效力等级的行政法律规范发生相互冲突时,应该选择适用效力等级较高的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