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行政主体理论
点击数:38 更新时间:2024-09-16
一、问题的提出
行政主体的构成要件及其影响
行政主体的构成要件根据我国行政法学领域的定义,行政主体是指具备行政职权、能够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并独立承担责任的组织。行政主体必须符合三个构成要件:1. 行政主体必须享有行政职权;2. 行政主体必须能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3. 行政主体必须能够独立承担责任。行政主体通常由两类组织构成: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在外延上,行政主体等于行政机关加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此外,还有学者认为,除了这两类组织,其他公权力组织也可能是行政主体。
行政主体理论对行政诉讼的影响行政主体理论对我国行政诉讼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法院是否受理案件取决于被诉组织是否是行政主体。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法院只受理针对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组织提起的诉讼,对其他被诉组织则拒之门外。以村委会为例,根据我国宪法规定,村委会是一种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基层自治组织,而不是行政机关。因此,当村民针对村委会侵害其合法权益的行为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时,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1. 村委会的行为是法律法规授权的,法院应受理案件;2. 村委会的行为不是法律法规授权的,而是为了执行政府机关文件而作出的。此时,需要确定村委会是否是受委托组织,如果是,村民可以起诉委托机关;如果不是,法院将不受理案件;3. 村委会可能被认为是学理上的公权力组织,但通常不被认可。在以上三种情况中,最有可能被法院受理的是第一种情况,也是村民权益最有可能得到救济的情况。然而,法院是否受理村委会的行政主体资格完全取决于具体情况和法律规定。因此,我们需要思考村委会是否有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资格,以及法律法规对哪些事项可以授权。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
行政主体概念的起源和引入我国行政主体概念最初是从国外引入的,具有明显的舶来性。在20世纪80年代末,该概念开始在我国行政法学研究领域引起关注。在此之前,我国行政法学主要使用“行政机关”或“行政组织”来指称与行政管理有关的主体,并由此引申出行政行为、行政法律责任等相关概念。这在当时的行政管理实践和行政法学发展阶段是合理的。然而,随着行政管理实践的深入和行政法学研究的推进,这些概念逐渐显现出一些弊端。为了弥补这些弊端,行政主体概念开始在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被引入。正如一些学者所指出的,行政主体概念的引入是基于行政机关概念在承载和传递行政权力行使者方面的不足,行政诉讼被告资格确认的需要,以及国外行政法主体理论的影响。这些背景决定了行政主体概念在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的特殊功能,同时也为其自身进一步发展设置了限制。
行政主体理论的缺陷行政主体概念的引入过于功利和匆忙,导致其概念理解不完全和不周密。实际事实证明,我国行政主体概念与其源概念存在巨大差异。行政主体概念在我国的定义和适用上存在一些科学性不足之处。在行政主体理论的发展中,我们需要解决一系列问题。例如,如何确定村委会是否具备作为法律法规授权组织的资格?法律法规对哪些事项可以授权?在村委会与基层政府的复杂关系中,如何确定村委会行为是自治行为还是受委托行为?对于其他公权力组织,如何确定其是否具备行政主体资格?这些问题都是我们在行政法学研究中必须解决的,而这些问题可以通过我国行政主体理论找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