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不作为的特点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诉讼程序法律知识

行政不作为的特点

点击数:27 更新时间:2024-04-06

 
133009

行政不作为与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区别

行政不作为与不履行法定职责是两个概念,在外延和内涵上存在显著的区别。不履行法定职责是指行政主体明确拒绝履行或不予答复其具备能力履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以及规章规定的职责。行政诉讼法仅对不履行法定职责做出规定,而没有涉及行政不作为。

行政不作为的特征

行政不作为具有以下特征:

  1. 消极性:行政不作为在主观上表现为行政主体放弃其行政职权,在客观上表现为不履行或拖延履行其行政作为义务。
  2. 违法性:违法性是行政不作为的本质特征。由于行政主体未在法定期限或合理期限内履行其行政义务,因此行政不作为必然违法。从理论上讲,合法的行政行为不可能构成行政不作为。
  3. 程序性:判断行政主体的行为是作为还是不作为,最基本的是要看其是否启动并完成了行政程序。无论是依申请的行政行为还是依职权的行政行为,只要行政主体启动并完成了行政程序,不论相对人的实体要求是否得到满足,人身权、财产权是否得到了有效的保护,行政主体的行为都属于法律意义上的积极作为行为,不构成行政不作为。因此,程序性是行政不作为的一个重要特征。
  4. 非自由裁量性:行政行为的一个显著特征是行政主体拥有较大的自由裁量权。然而,在行政不作为案件中,行政主体的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行政主体必须履行其承担的行政义务,既不能放弃履行,也不能推诿、拖延履行。行政主体在履行义务上没有选择的余地。一旦行政主体接到行政相对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发现相对人需要获得救助的情形,应立即启动行政程序,并在法定的合理期限内完成行政程序。行政主体在这个问题上没有自由裁量权。
延伸阅读
  1. 法律咨询:行政机关的义务
  2. 乡镇人民政府是否可以受理行政复议案件?
  3. 张某某诉天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天津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行政不作为案
  4. 行政行为违法或无效的规定
  5.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行政不作为类案件的案由及适用范围
  2. 行政不作为的定义
  3. 商标法释义第六十一条
  4. 行政诉讼的含义是什么
  5. 行政不作为答辩状:寻求公平与正义的维护
  6. 行政不作为的特征
  7. 房屋管理部门不履行职责应怎样维权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