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法律知识_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法律规定
手律网首页 >

最高人民法院工作人员相关法律知识

查看全部分类

失信被执行人可以当财务记账吗

法院对失信被执行人能不能当财务记账是没有规定的,但鉴于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污点,用人单位一般是不会招聘失信被执行人担任财务人员的。国家工作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被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失信情况通报其所在单位和相关部门。最高人民法院执行

检察院刑讯逼供制造的伪证如何认定

刑讯逼供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乃至精神刑等残酷的方式折磨被讯问人的肉体或精神,以获取其供述的一种极恶劣的刑事司法审讯方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第5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61条、国家法定的法律监督

刑讯逼供与合理诱导的区别是什么

刑讯逼供是指国家司法工作人员采用肉刑或变相肉刑乃至精神刑等残酷的方式折磨被讯问人的肉体或精神,以获取其供述的一种极恶劣的刑事司法审讯方法。中国刑事诉讼法第54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中第61条、国家法定的法律监督

盗窃工具会不会没收

被盗物品的价格,应当以被盗物品价格的有效证明确定。⑴刑法193条第3款规定: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⑶刑法第253条规定:邮政工作人员犯私自开拆或者隐匿、毁弃邮件、电报而窃取财物的,以盗窃罪定罪处罚;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扰乱电信市场管理秩序

行政处分的群体一般有哪些

一般限于行政机关隶属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第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

外地离婚协议可以在当地公证吗

有离婚协议就可以了,不需要公证书。离婚需要两个人都去民政局办理的,不能单方去,就算有公证书也不行。因为离婚还需要当场有民政局的工作人员面谈作为证人才行的。但外地离婚一般是诉讼离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十二条第一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的律师指引

刑事附带民事案件变为单独民事案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一是司法工作人员未能找到被害人或未告知被害人附带民事诉讼的权利;二是最高人民法院的解释使得被害人可以单独提起民事诉讼

软组织受伤赔偿标准的解读与分析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软组织受伤的赔偿标准如下: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来确定;如果受害人需要到外地治疗且不能住院,受害人及其陪护人员的住宿费和伙食费的合理部分应予

人民检察院无行贿受贿证明怎么开具

因被勒索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没有获得不正当利益的,不以行贿罪论处。谋取不正当利益,根据1999年3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在办理受贿犯罪大要案的同时要严肃查处严重行贿犯罪分子的通知》的规定,是指谋取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和国务院各部门

司法鉴定里会做假吗

基本上不会,鉴定机构的程序非常严格。如果当事人对司法鉴定结论不服该怎么办?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十七条、二十八条的规定,符合法定情形的,法院应当准许重新鉴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释义第382条

第三百八十二条 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是贪污罪。与前两款所列人员勾结,伙同贪污的,以共犯论处。凡不具有公务职责的人员无论身份如何都不能成为本罪主体。《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关于对行为人通过伪造国家

新刑法受贿50万应罚款好多

受贿罪侵犯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的廉洁性及公私财物所有权。受贿罪严重影响国家机关的正常职能履行,损害国家机关的形象、声誉,同时也侵犯了一定的财产关系。受贿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目的是非法占有公私财物。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怎么处罚

根据刑法第163条的规定,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的处罚标准如下: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法释〔2016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能够无罪判决吗

没有达到立案标准的话,就没有刑事责任。如果行为人收受的贿赂中既包括现金,又包括物品的,应将物品依法折算成人民币后再累计计算,物品价格难以确定或者认定意见不一致的,应该按照1997年4月22日国家计划委员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印发的《扣押、

不是企业正式职工受贿犯法吗

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2007年11月5日联合公布刑法确定罪名补充规定,补充、修改了刑法罪名。《补充规定》称,取消“公司、企业人员受贿罪”罪名,由“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替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六十三条的规定,

热门法律知识

  1.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辩护词
  2. 吃大雁判多久
  3. 辽宁省消费者协会投诉电话、地址
  4. 报关瞒报要坐牢吗
  5. 爷爷坐牢孙子能入党吗
  6. 交警执法需要几个人
  7. 股权质押多个质权人可以吗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