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意见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刑法 > 犯罪 > 犯罪构成法律知识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意见

点击数:3 更新时间:2025-03-22

 
403283

一、商业贿赂犯罪的罪名

商业贿赂犯罪涉及以下八种罪名:

  1.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2. 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
  3. 受贿罪
  4. 单位受贿罪
  5. 行贿罪
  6. 对单位行贿罪
  7. 介绍贿赂罪
  8. 单位行贿罪

二、对“其他单位”的界定

刑法中对“其他单位”的界定包括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村民小组等常设性组织,以及为组织体育赛事、文艺演出或其他正当活动而成立的组委会、筹委会、工程承包队等非常设性组织。

三、对“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的界定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包括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国有单位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

四、医疗机构中的贿赂犯罪

医疗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药品、医疗器械、医用卫生材料等医药产品采购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

医疗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类似行为且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医疗机构中的医务人员,利用开处方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医药产品销售方财物,为医药产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五、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贿赂犯罪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国家工作人员,在教材、教具、校服或其他物品的采购等活动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销售方财物,或者非法收受销售方财物,为销售方谋取利益,构成受贿罪。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非国家工作人员,有类似行为且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教师,利用教学活动的职务便利,以各种名义非法收受教材、教具、校服或其他物品销售方财物,为物品销售方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六、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评标委员会、谈判小组等组成人员

依法组建的评标委员会、竞争性谈判采购中谈判小组、询价采购中询价小组的组成人员,在招标、政府采购等事项的评标或采购活动中,索取他人财物或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数额较大的,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如果中国国家机关或其他国有单位的代表有类似行为,且数额较大的,构成受贿罪。

七、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财物

商业贿赂犯罪中的财物包括金钱、实物以及可以用金钱计算数额的财产性利益,如提供房屋装修、含有金额的会员卡、代币卡(券)、旅游费用等。具体数额以实际支付的资费为准。

八、收受银行卡的认定

不论受贿人是否实际取出或消费,收受银行卡的存款数额一般应全额认定为受贿数额。如果使用银行卡透支且由给予银行卡的一方承担还款责任,透支数额也应当认定为受贿数额。

九、商业贿赂中的不正当利益

在商业贿赂犯罪中,谋取不正当利益指行贿人谋取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或政策规定的利益,或要求对方违反法律、法规、规章、政策、行业规范的规定提供帮助或方便条件。违背公平原则,给予相关人员财物以谋取竞争优势的行为也属于谋取不正当利益。

十、贿赂与馈赠的界限

在办理商业贿赂犯罪案件时,要注意区分贿赂与馈赠的界限。主要应当结合以下因素全面分析、综合判断:

  1. 财物往来的背景,如双方是否存在亲友关系及历史上交往的情形和程度
  2. 往来财物的价值
  3. 财物往来的缘由、时机和方式,提供财物方对于接受方有无职务上的请托
  4. 接受方是否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为提供方谋取利益

十一、共同犯罪的认定

非国家工作人员与国家工作人员通谋,共同收受他人财物的情况下,根据双方利用职务便利的具体情形分别定罪追究刑事责任:

  1. 利用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2. 利用非国家工作人员的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以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3. 分别利用各自职务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根据主犯的犯罪性质追究刑事责任;无法分清主从犯的情况下,可以以受贿罪追究刑事责任

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发布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意见

新规范明确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适用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最近发布了《关于商业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适用依据。

意见内容

该意见共有十一条,主要涉及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的界定、医药购销、工程建设、政府采购等领域中商业贿赂犯罪的认定、贿赂犯罪的犯罪对象及数额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中不正当利益的认定、商业贿赂犯罪罪与非罪的认定以及商业贿赂犯罪共同犯罪的认定等七个方面的内容。

新华社报道

据新华社报道,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相关负责人表示,商业贿赂犯罪已经从权钱交易发展到权利交易、权色交易,为了应对新情况、新问题,该意见将商业贿赂犯罪的范围从财物扩大至财产性利益,并明确了财产性利益的数额认定。

此外,该意见还明确了商业贿赂犯罪中贿赂与馈赠的界限,为正确划分贿赂与亲友正当馈赠提供了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希望通过该意见的发布,进一步规范商业贿赂犯罪的法律适用,加强对商业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

延伸阅读
  1. 酒驾肇事致人死亡怎么判刑和赔偿
  2. 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是多长时间
  3.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危害食品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4.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
  5. 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检察院的领导职责

犯罪热门知识

  1. 预备犯的量刑标准及其考虑因素
  2. 投毒罪的法律定义及特征
  3. 洗钱罪的既遂判多少年
  4. 持刀抢劫可以无限防卫吗
  5. 盗窃未遂如何处理
  6. 协助组织卖淫罪既遂量刑规定
  7. 未成年犯罪有未遂吗
犯罪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