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二审案件需要延长期限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两个月。裁定再审的民事、行政案件,根据再审适用的不同程序,分别执行第一审或第二审审理期限的规定。
《》已于2011年5月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522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9月5日起施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全部转为城镇居民后,对涉及农村集体土地的行政行为不服的,过半数的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可以提起诉讼。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3个月内作出第一 审判决。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 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
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行政案件管辖问题的解释》之规定,“产权界定行为直接针对不动产作出的,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产权界定行为针对包含不动产在内的整体产权作出的,由最初作出产权界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被告为县级以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六条,人民法院对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认定的上下班途中的情形给予支持。这些情形包括: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住所地、经常居住地、单位宿舍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
驰名商标的司法认定程序是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可以进行主张,由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对商标的驰名情况依法作出认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第十四条 在商标注册审查、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查处商标违法案件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商标局根据审查、处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07年12月17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441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第一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四条第(三)项规定的应当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四条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6条对“上下班途中”进行规定,再一次引起了讨论。本文结合《社会保险法》、《工伤保险条例》以及《规定》等有关规定,运用法律适用方法对上下班途中事故的工伤认定问题进行专门讨论。为此,必须要对新修订的
一般限于行政机关隶属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第十三条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二)对国务院各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所作的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第十六条最高人民法院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第十八条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
既是工伤又是交通事故,两者都可以获得赔偿,《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八条职工因第三人的原因受到伤害,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以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已经对第三人提起民事诉讼或者获得民事赔偿为由,作出不予受理工伤认定申请或者不予认定工伤
级别管辖是不同审级的人民法院之间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划分。我国人民法院的设置分为基层、中级、高级和最高人民法院四个审级,《行政诉讼法》则分别确定了他们各自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限范围。级别管辖的一般标准是:一般案件由基层法院管辖,特殊案件分别由中
驰名商标应当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作为处理涉及商标案件需要认定的事实进行认定。在商标民事、行政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依照本法第十三条规定主张权利的,最高人民法院指定的人民法院根据审理案件的需要,可以对商标驰名情况作出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若干规定》规定了海事法院的收案范围包括“第40条、海事行政案件。第41条、海事行政赔偿案件”。至此,有关海事行政的案件也划归各级人民法院行政庭审理。
依据我国行政诉讼法的规定,行政诉讼的管辖权由最初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最高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审判工作的实际情况,确定若干人民法院跨行政区域管辖行政案件。第十九条 对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
“因工外出期间”是“工作时间”的一种特殊情况,较之一般工作时间存在较多不同理解。9月1日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工伤保险行政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正式实施,规定明确了关于“因工外出期间”工伤认定的三种情形,但社会上对此规定仍有一些认识误区。无锡市崇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