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处罚法 > 行政处罚法律法规法律知识

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法律处罚

点击数:65 更新时间:2025-07-30

 
376893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对其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罚款。如果单位有类似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进行了修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都构成犯罪。明确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如何防范警察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建立警示教育学习机制,增强意识

为了巩固治理效果,各级公安机关应发布通报和媒体公布的典型案例,重新下发相关文件,加强民警、辅警对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管理规定的学习,提高全警对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的意识。

全面开展自查自纠,强化管理

公安机关应向民警、辅警下发自查自纠清单,要求他们检查是否存在数字证书随意转借他人使用等现象,对他人借用、使用本人数字证书未及时记录、登记备案,未经批准短时间内超量查询警务信息等情况,需要提交自查自纠报告并签订安全保密协议。

加大执纪执法力度,依规追责

对发现问题但对问题隐瞒不查、不报的,不仅要严肃处理直接责任人,还要追究相关领导责任。对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上报上级机关由刑侦、治安等相关部门依法追究法律责任,未构成违法犯罪的行为,要严肃追究党纪政纪责任。

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的认定

公民个人信息的内涵及特征

根据修正案,公民个人信息指的是反映公民个人生理及身份特征、社会生活经历及家庭、财务状况,以及公民在社会生活过程中取得、采用的个人识别代码。公民个人信息具有以下特征:

  1. 与公民个人直接相关,能够反映公民的局部或整体特点,或是一经取得、使用即具有专属性。
  2. 具有法律保护价值,承载了公民的个体特征和各项权利,如果泄露或获取,将导致公民处于可能遭受侵害的危险状态。
  3. 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不以信息所有人请求为前提,除非基于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需要或信息所有人的意愿,任何组织和个人均无权泄露、获取其个人信息。

非法手段的认定

根据法律条款,“非法获取”是指以窃取或其他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的方式获取公民个人信息。非法手段至少应具备以下特点:

  1. 违背了信息所有人的意愿或真实意思表示。
  2. 信息获取者无权了解、接触相关公民个人信息。
  3. 信息获取的手段违反了法律禁止性规定或社会公序良俗。

情节严重的认定

根据修正案,窃取或以其他方式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然而,尚无明确的规定来界定何为“情节严重”。鉴于近年来公民个人信息泄露现象的严重性,对于公开兜售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社会上甚至出现了搜集、出售公民个人信息的“专业户”,为了保护公民个人信息的安全,利用刑罚手段是必要的。然而,并非一切非法获取公民信息的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

警察非法泄露个人信息的处罚

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泄露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对其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五千元罚款。如果单位有类似行为,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尚不构成犯罪,公安机关将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的拘留,并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刑法修正案(九)》对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进行了修改,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获取、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都构成犯罪。明确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行为将会受到更重的处罚,情节特别严重的将处以三年以上七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延伸阅读
  1. 房产销售是否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2. 手机号是否构成侵犯个人信息的行为
  3. 微信群转让给别人有风险吗
  4. 个人信息泄露是否构成违法行为,泄露多少条信息构成犯罪
  5. 公共区域私人安装摄像头的合法性

行政处罚法热门知识

  1. 病危是否能免除行政处罚?
  2. 买病假条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3. 如何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投诉交警乱开罚单
  4. 失信被执行人的孩子是否可以参军
  5. 火灾责任认定的实施部门
  6. 行政拘留的定义和适用范围
  7. 行政处罚案件立案时限
行政处罚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