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产销售是否泄露公民个人信息
点击数:0 更新时间:2025-07-14
违法行为的法律依据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以下情况属于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将被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提供给他人的行为,将按照上述规定从重处罚。窃取或以其他非法手段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将按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将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按照各款的规定处罚。此外,《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依法惩处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活动的通知》也对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的打击力度进行了规定。
法律的正确适用
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犯罪是一种新型犯罪,各级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应从切实保护公民个人信息安全和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角度出发,借鉴以往的成功判例,综合考虑出售、非法提供或非法获取个人信息的次数、数量、手段和牟利数额、造成的损害后果等因素,依法加大打击力度,确保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除国家机关或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单位的工作人员外,犯罪主体还包括在履行职责或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公民个人信息的商业、房地产业等服务业中其他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公民个人信息的定义
公民个人信息包括能够识别公民个人身份或涉及公民个人隐私的信息、数据资料,如姓名、年龄、有效证件号码、婚姻状况、工作单位、学历、履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