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回答: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和停止执行的条件
手律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行政与行诉 > 行政诉讼法 > 行政管辖法律知识

律师回答: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和停止执行的条件

点击数:1 更新时间:2025-03-18

 
369858

被告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被告可以认为需要停止执行的具体行政行为。

原告要求停止执行,人民法院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的执行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停止执行不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裁定停止执行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原告要求停止执行时,人民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判断该行政行为的执行是否会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并且是否停止执行不会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如果人民法院认为满足以上条件,将裁定停止执行。

法律、法规规定停止执行的

此外,根据法律和法规的规定,行政行为的执行可能会被要求停止。

相关法律知识:行政案件的管辖权

高级人民法院的管辖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和第十六条的规定,高级人民法院具有管辖本辖区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力。最高人民法院则具有管辖全国范围内重大、复杂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权力。

行政案件的管辖权归属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七条的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对于经复议的案件,如果复议机关改变了原具体行政行为,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也可以管辖该案件。对于限制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不服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者原告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因不动产提起的行政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

多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的案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条的规定,当一个案件涉及到多个人民法院都有管辖权时,原告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那么由最先收到起诉状的人民法院来管辖。

管辖权的移送和指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一条和第二十二条的规定,当人民法院发现受理的案件不属于自己的管辖权时,应当将案件移送给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被移送的人民法院不得自行再次移送。如果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因为特殊原因无法行使管辖权,那么上级人民法院将指定另一个人民法院来行使管辖权。对于管辖权发生争议的情况,争议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他们将向共同的上级人民法院报告,由上级人民法院来指定管辖。

上级人民法院的审判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判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将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给下级人民法院审判。下级人民法院对于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如果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判,可以向上级人民法院报请决定。通过这些规定,确保了行政案件的管辖权能够得到正确的划分和行使。
延伸阅读
  1. 调岗后不能胜任新岗位是否有资格要求补偿?
  2. 什么叫涉外离婚
  3. 如何申请医疗过错司法鉴定
  4. 行政诉讼到法院多长时间可以立案
  5. 案件调解后违约怎么办

行政诉讼法热门知识

  1. 公安机关不作为的定义和表现形式
  2. 拓展行政诉讼法律适用
  3. 行政处罚适用的对象是谁?
  4. 中国行政合理性原则的确立及其内容
  5. 法律咨询:《行政诉讼法》规定可以起诉的行政强制措施有哪两类
  6. 行政诉讼管辖的法律特征
  7. 行政诉讼改革:异被告地管辖的必要性
行政诉讼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