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地拆迁行政诉讼管辖如何确定
点击数:11 更新时间:2024-12-24
征地拆迁行政诉讼管辖确定的法律依据
一、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行政案件管辖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国有资产产权管理行政案件管辖问题的解释》,对于产权界定行为直接针对不动产的情况,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而对于产权界定行为针对包含不动产在内的整体产权的情况,由最初作出产权界定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这一规定明确了不动产属地管辖的区分。
二、不动产专属管辖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第一款的规定,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然而,该法并未对何为“因不动产纠纷提起的诉讼”进行具体界定。但是根据2005年1月1日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四条的规定,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并不属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不动产专属管辖范围,这突破了“由不动产引起的所有案件均适用属地管辖的原则”。在域外司法实践中,不动产属地管辖通常明确限定为“不动产物权案件”,法国、德国以及我国台湾地区都有类似规定。
三、行政案件管辖
根据2008年2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一条第一款的规定,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第一审行政案件,除以县级人民政府名义办理不动产物权登记的案件外,应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中级人民法院将本案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的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案件管辖若干问题的规定的理解与适用》的解释,对于有些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为被告的案件,如果中级人民法院认为指定到本辖区其他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同时能够保证公正审判,也可以不必一律自己审理。因此,对于被告为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第一审行政案件,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也可以适用《行政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第一款的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移送下级人民法院管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