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数:17 更新时间:2024-10-07
本案的争议焦点在于,原告廖某与被告周某之间的关系是雇佣关系还是运输合同关系。这关系到被告是否应对原告的人身损害赔偿承担责任。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存在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原告廖某与被告周某之间是雇佣关系。其理由是:判断雇佣关系是否成立,主要看以下几点:双方是否有雇佣合同,包括口头合同;雇员是否获得劳动报酬;雇员是否以提供劳务为内容;雇员是否受雇主的控制、指挥和监督。其中后两点是确认雇佣关系的核心。
本案中,原告廖某为被告周某运输木料,以提供劳务来获得报酬,双方未当场谈到报酬如何支付,也印证了双方不是按趟次、按运量来计算报酬,这与运输合同关系的报酬取得方式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被告周某应依法视为雇主,原告廖某应视为雇员。廖某作为雇员在从事雇佣活动中遭受人身损害的,应当由雇主周某承担赔偿责任。
笔者赞同第二种观点,即原告廖某与被告周某之间应认定为运输合同关系而非雇佣关系。被告周某无需对原告廖某的人身损害赔偿承担责任。理由如下:
所谓雇佣关系,是指雇工提供自己的劳动力为雇主完成一定行为,雇主根据完成的行为给付相应的劳动报酬的民事法律关系。而运输合同是承运人将旅客或者货物从起运地点运输到约定地点,托运人或收货人支付票款或者运输费用的合同。
雇佣关系与运输合同关系在以下几个方面存在区别:
首先,雇佣活动注重的是劳务本身,而运输合同关系注重的是物化的劳动成果。在本案中,被告周某需要木料,而原告廖某提供的是运输服务,即运送木料至指定地点。这与雇佣关系的劳务提供有明显的区别。
其次,雇佣关系的报酬体现为工资,通常按劳动时间来计算报酬;而运输合同中,承运人获取的报酬是运费,通常按趟次、运量来结算,且多为一次性付清。在本案中,双方口头约定未明确报酬如何支付,但根据双方的行为和惯例,应认定双方已认同按当地运输费用进行计算,即运输合同关系。
最后,雇佣关系存在雇主对雇员的控制和监督,而运输合同关系中,托运人无权对承运人的运送行为进行监督,承运人有权自主选择运输方式和路径。在本案中,被告周某并未对原告廖某的运输行为进行控制和指示,双方之间是平等的民事主体关系。
综上,根据雇佣关系与运输合同关系的区别以及本案的具体情况,笔者认为原、被告之间应认定为运输合同关系。因此,被告周某无需承担赔偿责任。故一审法院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