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认定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手心律师网首页 > 法律知识 > 其它经济类法律 > 广告法 > 广告准则法律知识

如何认定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点击数:31 更新时间:2023-12-03

 
95320
在法律上对悬赏广告的性质怎样确定,有不同的看法。

悬赏广告的性质:合同性质 vs. 单独行为

第一种观点:合同性质

根据第一种观点,悬赏广告被认为是一种契约,即合同性质。悬赏广告是广告人向不特定的多数人发出的要约,只要某人完成指定的行为,就构成承诺,从而形成合同关系。完成广告行为的人有权要求报酬,而广告人有义务按照悬赏广告的约定支付报酬。这种观点得到了多数学者的支持,并在实际操作中被广泛采纳。

第二种观点:单独行为

第二种观点认为,悬赏广告的性质是单独行为,也可以称为单方法律行为,而不是合同。根据这种观点,悬赏广告是广告人单方面承担支付报酬义务的行为,完成行为的人无需作出有效的承诺。这种观点的理由如下:首先,采用单独行为说,只要广告人发布了悬赏广告,无需他人同意即可产生法律效力,广告人应受广告约束;即使行为人不知道广告人发布了悬赏广告但完成了广告指定的行为,该人仍有权要求报酬,广告人不能以行为人不知道广告内容为由拒付报酬;同时,广告人应受广告约束,一旦悬赏广告发布,不得随意撤回。其次,采用单独行为说可以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完成广告指定的行为后,也能享有报酬请求权。第三,任何人完成广告指定的行为都将是一种事实行为,而不是具有法律意义的承诺行为,这样只要行为人完成了广告指定的行为即享有报酬请求权,无需准确判断有效承诺的存在和时间等问题,可以减轻行为人在追偿时的举证负担。第四,采用单独行为说可以避免行为人同时履行和抗辩的权利,避免行为人在对方不履行支付报酬时拒绝完成广告指定行为的弊端。

第三种观点:合同性质和单独行为的综合

第三种观点认为,将悬赏广告的性质专门确定为合同性质或单独行为都存在不足。将符合合同特征的悬赏广告视为合同,将不符合合同特征的悬赏广告视为单独行为,能更好地处理悬赏广告引发的各种纠纷。日本学者认为,民法将悬赏广告规定在合同章节中,但也承认悬赏广告作为单独行为的情况更多。

以上各种观点在视角和角度上各有不同,也有各自解决矛盾的方法。然而,对于同一种悬赏广告行为采用两种不同的性质来认定,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操作中都很繁琐且不实用。其次,单独行为说从根本上承认了悬赏广告的有效性,克服了合同性质观点的弱点,其成立的理由更加充分。将悬赏广告认定为单独行为,完全可以避免将其认定为合同性质所带来的问题。然而,合同性质观点为法学界和司法界提供了更广泛的讨论空间,使人们能够根据案件的特殊情况来分析事物的对错。此外,合同性质观点在我国法学界也更为广泛认同。最重要的是,一些学者往往以合同性质观点的弱点来否定悬赏广告的有效性。至于相对人与广告人之间是否存在合意和相对人是否具有行为能力等问题,合同性质观点仍然存在一些弱点。

延伸阅读
  1. 合同诈骗罪中合同的认定问题
  2. 公司法人变更与土地转让的关系
  3. 房产抵押担保未经登记的认定
  4. 合同法关于调解协议的可变更与可撤销规定
  5. 一方个人财产的认定因素

广告法热门知识

  1. 房地产虚假广告的表现
  2. 电商虚假广告的处罚标准
  3. 租赁协议
  4. 第一章 广告活动的规范
  5. 新广告法实施:对广告行为进行规范和处罚
  6. 公共场所的管理者明知广告活动违法不制止的处罚措施
  7. 国家工商局关于印发《广告审查员管理办法》的通知
广告法知识导航

热门解决方案

  1. 刑事诉讼辩护与代理须知
  2. 借款人无力偿还借款时的纠纷
  3. 民间借贷中的保证人
  4. 集体合同的效力
  5. 抚养子女和赡养老人所欠的债务,离婚时如何承担?
  6. 房屋相邻关系
  7. 借名买房纠纷

热门合同下载

  1. 耗材采购合同范本
  2. 合作协议书
  3. 转让上海公司股权范本
  4. 家庭暴力离婚协议书范本